“阿父,我們剛才在說朝廷?!避鲿闲⌒囊硪戆言掝}拽回來,“是朝廷不爭氣,不是我不爭氣。您別擔心,遇到危險我知道躲?!?/p>
他餓了會吃飯困了會睡覺下雨了還知道往家跑,厲害著呢。
“朝廷這次一下子封了七八個侯,光縣侯就有四個,下次再有什么事兒還這么封可怎么辦?”
荀悅看了眼仿佛在真心為朝廷操心的傻兒子,無聲嘆氣。
朝廷封下去的爵位越多能掌控的土地人口就越少,所以孝武皇帝酎金奪爵廢了一百多個列侯,從此王侯封土而不治民。
光武帝重興漢室,但是立國后面對的情況和高祖建國時完全不一樣。
朝中宦官外戚輪流掌權,皇帝要擺脫一方控制就要提拔另一方,提拔的手段就是升官封侯,還一封就是縣侯。
沒法世襲的爵位不夠看,只有子孫后代無窮無盡的恩寵才能彰顯來自天子的愛重。
于是又給下一任皇帝留下隱患。
荀曄撇撇嘴,小聲嘀咕道,“歸根結底還是制度的問題。”
只要制度不變革,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列侯越封越多,在這爵位和食邑掛鉤的年代只有富庶的地方才吃香,窮地方用來封侯只能起到反作用。
有些亭侯的食邑比鄉侯都多,有些鄉侯的食邑比兩個縣侯加起來都多,誰都不樂意封地封到窮地方,于是又是新一輪的勾心斗角。
現在朝廷為了省事兒封侯的時候直接把食邑的戶數也確定下來,不管封地有多少戶百姓,食邑多少戶就是多少戶,多要也沒有。
他被封為苑陵侯,食邑兩千戶,也就是說從今以后苑陵縣會有兩千戶百姓的賦稅不再交給朝廷而是交給他。
聽上去很不錯,但是那是以前。
從董卓入京廢立天子開始天下就徹底亂了套,朝廷已經管不住洛陽以外的地方,封侯也只是封個名頭,食邑能不能到位全看運氣。
反正他到并州那么多天了也沒見著封地送東西過來,叔祖也沒有,呂大將軍也沒有。
沒有也沒關系,有個好聽的名號也行,家里也不缺他一口飯。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
大漢這座房子上到屋頂下到地基都是問題,對比下來藏在房體中的蛀蟲反而成了不起眼的小角色。
爛攤子沒法收拾,還是拆了重建更簡單。
當然,現在提拆家還太早,他也只敢在幾位阿飄爹在的時候嘀咕幾句,其他就連在親爹面前都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