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派人募兵動不動就跑到千里之外,為什么?因為周邊已經被“招募”干凈沒得“招”了。
殺良冒功也是有講究的,大部隊殺良冒功不在乎村里有多少人,五個人湊在一起想殺良冒功肯定會提前探查村里的情況。
動動那不怎么靈巧的腦袋瓜,如果村里青壯多,區區五個賊兵敢挑這里動手嗎?
臭小子雖然不是錦衣玉食長大,但也從未短過吃穿,更沒受過顛沛流離的苦,這輩子受過最大的驚嚇可能就是見到他們幾個阿飄。
荀氏再怎么受黨錮牽連也還是世族,只要沒有徹底撕破臉就只有他們招兵買馬主動投奔的份兒,沒有別人強征到他們頭上的道理。
沒有見識過真正的亂世,自然想象不到戰火天災之下民不聊生意味著什么。
這個村子只是開始,隨著戰禍蔓延,將來他們會看到更多。
饑不得食,寒不得衣,生靈涂炭,滿目瘡痍。
濟世救民不是喊幾句口號那么簡單,得心里有團火一直燒著,要清醒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李二陛下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想想又覺得沒有必要。孩子總是不聽勸的,說的再多也不如親身經歷效果好。
吃過虧挨過打,然后才能沉下心思考這條路到底該怎么走。
就像現在,臭小子沉沒沉下心不清楚,心里的火氣肯定燒的特別旺。
荀曄確實又氣又難受,他以為這個村子和老家的村子差不多,早知道情況是這樣他就不進村了。
一打五就一打五,有阿飄陛下看著還能打死他不成?
少年郎握緊拳頭,讓里正先別行動,等他探探那幾個賊兵的深淺再說。
里正:???
“小郎?危險啊小郎!”
里正大驚,他們村里人少戰力弱不假,可他也沒想讓好心來報信的少年郎替他們去送死。
聽說前不久搬到西山的都是當地的殷實人家,小郎君鮮眉亮眼衣著整齊,一看就是家里寵著長大的,這要是出事了他就是十條命也不夠賠。
荀曄對里正的阻攔充耳不聞,悶聲不吭大步往村口走,一邊走一邊懊惱剛才進村的選擇。
他要是在外頭把那幾個賊兵解決了,村里人哪還會像現在這樣擔驚受怕?
荀阿牞,你糊涂啊!
李二陛下再次祭出長槍,“像剛才說的那樣,先搶長戟,不會用沒關系,看我怎么打一樣能打他們個落花流水?!?/p>
小憨憨膽氣忽大忽小,習武的天賦卻是不俗。
在山里試他本事的時候他就發現了,他使過的招式這小子下一瞬就能模仿。
只要動作復刻的到位,怎么著也能發揮出六七成的威力。
若非如此,他也不敢讓從來沒碰過槍劍戟的傻小子上來就和賊兵打。
荀曄咬牙切齒的應道,“好!”
有超級六邊形戰士李二陛下手把手教導,他肯定能把對面的家伙揍的哭爹喊娘。
也是出來的巧,他剛到村口的小道上就和那五個要進村的賊兵打了個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