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有擅長內政的州牧,但是不意味著徐州就是鐵板一塊,他們內部外部的局勢都很復雜。
北邊的泰山賊并非州牧親信,州牧親信丹陽兵是外來的兵,本地豪族盤踞官場,陶謙能管事兒的情況下可以維持表面太平,等哪天陶州牧一命嗚呼,徐州會亂成什么樣子還真不好說。
看看北邊,朝氣蓬勃的荀明光;看看南邊,覬覦徐州已久的袁公路;看看西邊,虎視眈眈的孫文臺;看看東邊,一片海。
內憂外患俱全,順勢讓荀小將軍掌控徐州對他們來說反而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徐州本地能出個雄主自然再好不過,他是商賈出身不在乎在哪兒發展,但陳登、趙昱這些世家子都不會離開徐州,他們盡心盡力的前提就是留在老家。
和冀州的沮授、田豐等人差不多,他們有才能也有家世,離開冀州也能平步青云,但是卻都不愿意離開冀州。
州牧是誰不重要,只要他們治理的是生養他們之地就行。
可惜徐州沒有荀小將軍那般縱橫天下的英才,即便州中能聚起步兵騎兵十余萬也沒法長治久安。
擰成一股繩的十萬大軍很厲害,分屬十幾個不同勢力的十萬大軍就不一樣了,那只會招致徐州內亂。
徐州乃兵家必爭之地,不管周圍是誰只要強大起來都會覬覦這片膏腴之地。他們都是徐州人,沒人希望徐州陷入戰亂,最好的法子就是在陶謙時候立刻找個強勢的新主。
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三個大型勢力兩個都姓荀,要選哪個還需要說嗎?
……
并州晉陽,荀諶安排完一批又一批流放過來的犯人,終于忍無可忍去找他們家叔父告狀。
青州一共才多少世家,這都流放多少了?
兔子急了還會咬人,臭小子是真不怕青州世家要和他拼個魚死網破啊?
“叔父,不能再讓他這么放肆下去了。”荀諶深吸一口氣,感覺現在心還在噗通噗通的跳,“別說兩位兄長和文若看著膽戰心驚,我現在也生怕哪天就傳來他的死訊,您快管管吧。”
荀爽嘆氣,“在管了,在管了。”
……
荀曄不知道他在家里人心中的形象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他覺得他在青州的表現好的不得了。
首先,旱情持續了三四個月,那么長時間的大旱他完美的撐了過來。雖然損失很大,但是和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相比,只是損失不到一季的收成已經很厲害了。其他地方有災就有亂,他們青州至少沒因為災情引起動亂。
其次,在應對旱災的這幾個月,青州的水渠水庫建設進展喜人,并在九月的暴雨中成功防備了旱澇急轉帶來的損失。
最后,那些想趁大旱給他使絆子的家伙都被他清理的干干凈凈,現在的青州比他剛到的時候清爽多了,他敢說至少三年內沒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玩收受賄賂那一套。
好吧,其實也說不準,朱元璋剝皮萱草都沒能止住朝中的貪腐之風,他現在大殺四方肯定也只是暫時有用。
吏治腐敗是困擾古今上千年的頑疾,他沒法根除再正常不過。
甚至因為記著史上的奉孝叔對虎崽子“必死于匹夫之手”的評價,他出門從來不會一個人,也從來不在城里城外瞎逛,搞事搞的再暢快也絕對不會得意忘形,從根本上杜絕樂極生悲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