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曄知道義父們是因為任務要完成了所以才同時出現,也不知道這次分別之后還能不能再見,要是見不到了還真有點舍不得。
義父們以后就沒有機會再幫他處理公務了,趁現在還在趕緊多干點兒,免得將來想他的時候后悔沒有多幫忙。
再然后,荀牛牛在親生父母處沒有體驗過的混合雙打就在義父這里體驗到了。
唉,收養的就是比不過親生的。
他走還不行嗎?
咳咳,總之就是,就算有四個阿飄陛下在,荀小將軍依舊忙的腳不沾地。
七月初,漢中開戰。
漢中盆地兩山夾一水易守難攻,張魯到漢中后堵住了北上關中的道路,然后修筑陽平關、黃金戍等關隘以重兵駐守。
五斗米教是道教,張魯奉行道家的無為而治休養生息,他又沒有稱王稱霸的野心,只想固守漢中與世無爭,以他的實力只要北方不管想要自保不成問題。
前提:北方不管。
如果北方大軍壓境,那地方只能說是難打,卻不是打不下來。
若是關中和蜀中同時發難,漢中南北夾擊更是難以抵擋。
裴潛到成都游走于各方之間,古有蘇秦佩六國相印,今有他裴潛為各家發聲。
他都憑三寸不爛之舌策反了近半益州勢力,離出將入相還遠嗎?
主公說接下來由他擔任涼州刺史,這時候又派馬騰韓遂這些涼州人從關中公攻打漢中,是不是在暗示他在打漢中的同時和涼州本地人熟悉熟悉?
他們家主公年紀雖小卻處世卻周全,肯定是這個意思。
七月中旬,在裴潛的籌謀之下,甘寧等人率軍攻下陽平關。
漢江上游深山峽谷地形險峻,陽平關坐落于雞公山之南、嘉陵江之北,與漢江南北的定軍山、天蕩山相互呼應,乃是漢中的西部門戶,也是巴蜀通往關中的要沖。
陽平關失守,北邊還有生猛的馬超當先鋒,漢中的兵力又不夠南北一起防,張魯不想死就只有投降一條路。
南逃入蜀也不行,劉璋在身邊人的攛掇下以他不聽號令為罪名殺死他留在益州的家眷,他不派兵南下已經是難得,不可能再逃入蜀中。
既然入蜀也是死,那就禍水東引把南北兩方的大軍都引去打劉璋,也算是為他那些枉死的家眷報仇。
——馬將軍注意,前面就是那劉璋的老巢。
……
天氣轉涼,到處都在忙秋收秋種,小皇帝跟著大部隊又開開心心的回到京城。
期待已久的禪位終于要來臨,他也不想笑的那么開心,可是他真的忍不住。
禪位這種大事越多人親眼見證越好,雖然還沒開始三辭三讓,但是也得讓天下人都知道馬上要發生什么好讓他們從地方趕到京城。
荀氏重臣大部分都散在天下各處,小將軍登基稱帝的場面總得讓他們親眼看到。
嗨呀,先發個詔書昭告天下就能解決的事兒不叫問題。
千盼萬盼終于盼到了這一天,相比小將軍的手下也都和他一樣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