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荀曄并沒有將他們全宰了的計劃,他甚至連陶謙都不準備殺,而是讓他繼續以州牧的身份在床上躺著。
比起殺死陶謙,活著的陶謙對他更有用。
徐州這地方有多重要不用多說,所謂“天下兩郡離的遠暫時鞭長莫及,九江郡挨邊的廬江、丹陽、吳郡可就在他眼皮子底下。
這些天看著那些家伙在眼皮子底下上躥下跳已經耗盡了他的耐心,哪些能殺哪些不能殺他已經有了成算,就差開殺了。
在場大部分都是從南陽跟過來的老人,都能猜到他們家主公的言下之意。
可是強硬歸強硬,青州那法子對他們而言確實不太合適。
用來應急還好,若是以后每年都這么選官,揚州的世家大族肯定不會樂意。
同理,青州也會是這樣。
“諸位,這法子可沒那么簡單。”袁術老神在在的搖搖頭,和還沒有意識到他究竟想干什么的親信們說道,“官員全由地方舉薦或高官推薦的確很方便,可這樣選出來的官只會忠于推舉他們的人,并不會忠于、咳咳。”
推舉出來的官員會更偏向推舉他們的人,而不是朝廷,這一點他最清楚。
沒辦法,汝南袁氏就是憑著門生故吏遍天下才逐漸發展成關東第一世家,世上沒人比他更清楚察舉制度多容易讓世家做大做強。
如果天下沒亂,以袁氏在朝中的底蘊可以輕輕松松再捧出好幾個三公級別的官員,族中子弟只要不是天生癡傻也能輕松身居高位。
憑真本事來選官就不一樣了,除非提前泄露考題,不然考不上就是考不上。
站在世家的立場上他應該強烈反對,但是!他是即將代漢的新帝!
身為世家子他希望世家子能長長久久的尊貴顯赫,身為皇帝,他希望世家大族有多遠滾多遠,有資格出生便注定尊貴的只有他袁氏一家。
從此只有擁有真才實學的人能為官為將,沒本事的人家世再怎么顯赫也頂多當個衣食無憂的富家翁,休想進入官署擾亂朝堂。
世家子生來就能當官顯赫,舉薦他們為官也就是多一層門生故吏的關系,但提拔那些本來沒有機會當官的庶族就不一樣了,那些人會對他這個大恩人誓死效忠。
才學如同真金,門第則是裹在真金外面的石頭,只有打破門第之見才能讓里頭的金子放光。
至于那些有真才實學卻沒有出身的人,這兵荒馬亂的沒那么多講究,只要是真的有本事就能在他這里謀個一官半職,都有真本事了還愁官職升不上去?
他袁公路既然已經按照真才實學來選官,跟著他這種有魄力的主公干地位自然也是水漲船高,高官厚祿砸下去對面肯定對他死心塌地。
等他將那些對他本人誓死效忠、而不是因為汝南袁氏的面子來投奔他的士人安排到揚州各地的要緊位置上,到時才是真正的掌控揚州。
跟荀明光到青州后干的事情差不多,他還能參考一下青州的教訓避免踩坑。
果然他才是老天的親兒子,連幫忙踩坑的人都給他安排好了。
荀明光那小子琢磨這法子的本意是什么他不想深究,他只知道這法子對他而言是雪中送炭,不效仿簡直對不起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