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的戰事還沒結束京城又出了亂子,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大概小皇帝上輩子真的炸了銀河系吧。
荀小將軍長嘆一聲,憂心忡忡的將詔書拿給在場幾位看,“于夫羅和涼州亂軍勾結在一起,蓋老將軍和皇甫老將軍要守衛關中騰不出手解京城之難,我準備親自率兵進京。”
荀彧頷首,而后將視線轉向其他人,“興風作浪必有目的,諸位覺得于夫羅此時發難意欲何為?”
戲煥皺眉,“并州的匈奴各部今冬并未作亂,于夫羅本人善戰,然麾下僅有數千騎兵,莫說攻不入京城,就算能強占京師也守不住,沒道理這時候作亂。”
鎮守關中的京兆尹蓋勛和左將軍皇甫嵩都是涼州人,他們很清楚涼州兵在戰場上的優勢和短處,也不止一次鎮壓過涼州叛亂,馬騰和韓遂能纏住他們幾天甚至幾個月,但是絕無沖破關中屏障的可能。
于夫羅剛從袁紹處叛走糧草無以為繼,別說進攻京城,就是隨便打個縣城都未必守得住。
京城之危迫在眉睫,但只要緊閉城門不管不問,先撐不住的肯定是于夫羅。
但是于夫羅又不是傻子,不可能明知道前路不通還非要走。
京師朝堂更都是人精,如果緊閉城門就能解決問題他們也不會自曝頹勢對外求援。
有貓膩,詔書絕對沒把事情說清楚。
幾位謀臣交換了眼神,都意識到京城之危可能是噱頭,真正的危機還藏在暗處不曾顯露。
荀曄聽著聽著也琢磨出了不對勁,“于夫羅離開袁紹之后沒有安身之地,完全可以和之前一樣和山賊聯合積攢實力。并州的賊匪不敢露頭,冀州忙于應對公孫瓚可沒空清剿境內賊匪。”
袁紹眼光高,賊匪作亂在他眼里都是小打小鬧,州牧的態度那么明顯,上行下效地方官員也不會對賊患有多重視。
于夫羅在袁紹手底下干了那么長時間,應該很清楚冀州的情況,找個山頭當安身之處對他來說不算難。
問題來了,京城到底有什么大坑在等他?
荀小將軍看向他聰明絕頂的謀士叔,發出來自靈魂的問話,“這事兒當真確定一定以及肯定和袁術沒有關系?”
之前說袁術和劉表在裝模作樣是玩笑話,但是現在,他真的懷疑于夫羅背后有袁術撐腰。
荀彧頓了一下,沒有說話。
于夫羅作亂之前他們都不覺得袁術和劉表爭地盤的同時還能分心干別的,然而如今局勢亂成這樣,真相到底是什么樣還真不好說。
王司徒做局
幾個聰明人聚在一起分析局勢,
越分析越覺得于夫羅、或者說、指使于夫羅進犯京師之人真正目標不是京城而是潁川。
京師有難,周圍有余力且能迅速進京支援的只有一個潁川。
袁術在和劉表干仗,袁紹在和公孫瓚爭鋒,
關東聯盟時唯二心懷漢室鉚足心思除董的曹操和孫堅都在東郡剿匪,再遠的其他勢力就算知道京城有難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再看看潁川,他們荀小將軍也是除董的功臣,
和那些只想借“匡扶漢室”來壯大自身的相比完全稱得上赤誠忠心。
連得了好東西之后的第一反應都是獻給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