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勤的女侍繼續引導蘇清方往里走,“姑娘要不要看看別的?看有沒有喜歡的。
有些有現貨。
”“不用了。
多謝。
”蘇清方微笑擺手,一刻也沒敢在翠寶閣多呆,匆匆跨出翠寶閣的門檻。
歲寒奇怪,按捺不住問:“潤平公子哪來這么多錢呀?”五百兩,雖然不是掏不出來,可也得看怎么用。
用來買首飾絕不算是一個眼睛都不眨的小數目。
蘇清方也百思不得其解,“到時候問問。
我們先去太平觀吧。
”本朝道教頗興——不知是不是因為皇帝姓李,和道門祖師爺老子同姓,故而十分推崇,于是上行下效,民間也多供奉。
但是女觀卻少。
太平觀便是京都絳城周圍唯一一座女觀。
觀內約有坤道三十來人,坐落于城外仙石山。
山上,有一塊人高的巨石立在懸崖邊,將落未落,傳說是天外來客,因此得名仙石山。
車停山下,登上九百九十九級青石臺階,便是太平觀。
蘇清方將母親手抄《南華經》交給掌觀真人時,已近晌午。
父喪期間,蘇清方三天兩頭來,也算是太平觀的常客了。
掌觀又素來面慈心善,便留了她們一頓齋飯。
蘇清方頷首道謝,又問:“妙善真人在嗎?”妙善是蘇清方之前來觀里結識的女冠,年齡同蘇清方差不多,可能大一點。
她們下過幾次棋,一來二去,便熟識了。
蘇清方每次來,都會和妙善坐坐,或說說話,或手談幾局。
掌觀指了指東邊院落,微笑回答:“在的,善人去就能見到她了。
”太平觀東隅有一方荷塘,塘里碧葉田田。
荷影深處,有一座獨立的小院,匾額上書“逸世”二字,正是妙善清修居住的地方。
想當初,蘇清方便是因為賞花誤入逸世軒,見妙善在一個人下棋,便與之對弈了一局。
此刻,蘇清方站在檻外,輕輕叩了叩門框,笑喊:“真人?”門內,妙善亦是一襲灰白的道人裝,素凈無華,正在整理茶具。
妙善聞聲抬頭,見蘇清方立在門口,展眉一笑,起身迎接,“許久不見善人了。
今日怎么來了?”其聲悠長輕柔,吐詞不疾不徐,似高原靜靜流淌而下的冰川水,涓涓不斷。
“我父喪已滿,不好再有事沒事往這里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