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先是揚聲感激天地神明、忠臣良將,言說要為眾仙造廟云云,哄得在場的神仙、臣子們心花怒放。又道他必定施行仁政,不復紂王故事,還要感激人神庇護天下百姓,也要為人神建造神廟。
無夷本不欲搭理天天給自己上香、試圖讓自己顯靈的武王,但聽聞此言卻猛然想起一事。他在武王慷慨陳詞后于半空現身,扯來一朵云壓在腳下。
他一身水藍色鮫紗織就的道袍,頭戴青龍冠,周身氤氳著水汽折射出五彩光芒,儼然飄然高潔不入俗流。眾人不知這是誰,卻不敢直視,連忙作揖見禮。
無夷淡淡道:“吾乃黃河水神無夷,聽爾周王盛贊,愧不敢當。昔女媧圣母,于蒙昧之中造化人族,吾人族之母也。天地傾頹、弱水倒灌,亦是圣母舍身以五彩石補天,撒下甘霖,才使人族幽而復生。我等尊奉天道、圣母之命庇佑人族,本職而已,還請周王不復商王無道,四時祭祀圣母,保爾子民安樂……”
說完后不待武王反應,便隱匿了身形。圣母功德無量,只吃虧在圣人不好輕易顯靈,凡人對圣母反而知之甚少。如今既有機會,自當為圣母傳頌。
武王很快反應過來,自己方才感謝群仙、感激群臣,竟不曾提及圣母娘娘。怪不得河神會現身提醒,要他尊奉圣母娘娘。當即便命左右準備,要率領眾諸侯至媧皇宮敬香。
敖丙看著武王激動的模樣,壓低聲音道:“周王似是極為崇敬你,看著怎么不太對勁?”
無夷并未關注武王的情緒,握住敖丙的手柔聲道:“說是群仙,于武王而言無異于群狼環伺,恐怕唯有人神才把他當成人看。不必管他,待領了功德我們就走。”
功德慶云一縷縷降下,眾神分了功德就各自散去。一時眾多人神都忙著閉關突破亦或修復仙人斗法損壞的土地、河流,從前時時顯靈有求必應的場景不再出現。
百姓初時灰心,但看到貧瘠的土地重新肥沃、干涸苦澀的河水重回清澈,才明白神仙未曾宣揚的對他們的幫助。他們供奉神仙不由更是精心,不敢有絲毫怠慢。
畢竟他們出事神仙是真救,不光救,連土地和水都一并給他們修整好了。這樣一對比,破壞凡間之后拍拍屁股就走的仙人可謂虛偽至極。
敖丙得了功德之后,原本停滯在金仙的修為便有了松動,閉關準備突破大羅金仙。無夷一邊修復黃河水質,一邊分出心神守候敖丙突破,天天忙得腳不沾地。
因而他們渾然不知天庭中,玉帝王母正為人間香火不足的事大發雷霆。
封神大戰中,這些榜上有名的神仙、凡人名聲大噪,論理是該得到人間尊崇才對。可不光民間百姓,就連周王對天庭都不太感興趣,香火是奉了,可遠不是王母所想那般香火鼎盛的景象。
反倒是供奉給女媧和人神的香火占了大頭,天庭甚至沾了人神的光,因著統領人神的名義分了些人神的香火。
這讓玉帝王母既憋屈又不敢發泄,畢竟天庭沒干正經事不說,還占了人神的便宜,他們也是要臉的。
只是王母好歹與人族打交道多年,最是明白他們的實用主義。便下令天庭所有神仙要傾聽凡人心愿,如不違反天命、人間律法就要盡量滿足,同時引導凡人向善。
封神榜上的神仙受打神鞭制約,只能俯首聽命,每日坐在神殿中查看凡人的心愿,施展神力為其實現愿望。他們原以為成神也算是個好去處,卻沒想到被困在神殿日日勞作,想到挑起事端的河神就恨得咬牙。
事實證明,王母所作所為完全正確。凡人們偶然發現天庭的神仙似乎很容易回應他們的愿望之后,對他們的態度一改從前的敷衍,變得殷勤起來。
此舉為天庭爭取了不少香火,在人間的知名度漸漸提升。畢竟人神司掌山、水、土地,涉及的業務太少,天庭中卻有門神、月老、庫神、財神等,就連廁神都有,完美涵蓋了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神并不在意這些,只一心跟著河神潛心修行,維持人間清平便不再插手人間事務。
天道專門弄一出封神榜,不外乎要將人神的權柄收回天庭,削弱他們的影響。他們早就心中有數,確保平安渡劫后便安分守著封地,減少自己的存在感。
平靜數年后,河神宮的上方忽然傳來陣陣天雷的轟鳴聲,讓日日擔憂的無夷驚喜交加。他施法掩蓋異象,遠遠看著敖丙化為原形,在風雷聲中飛向劫云,穿梭其中。
無夷心中一緊,目光緊盯著小青龍的身影,甩手將防御所用的魚鱗甲扔給青龍。青龍將魚鱗甲披在龍身上,天雷打在魚鱗上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旁觀者無不懼怕天劫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