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丙見人族一切都好便也放心下來,
安心養傷。他受的傷說是不重,但需要持續不斷地調養,如今有道侶在身側陪伴,
人族又平安無事,
他也心情舒暢。
無夷每月抽出時間回到河神宮去查看人族的情況,其余時間盡皆留在東海陪伴敖丙。當然,他也趁著如今天下太平的空蕩不斷修煉,
希望能一舉突破大羅金仙。
龍王最是疼愛敖丙,但他對無夷一直陪伴在敖丙身旁也頗有微詞,認為無夷耽擱了自己的事業。但奇怪的是,無夷在人族的影響力并未下降多少,是以龍王也不好多言,只心中暗自氣悶。
無夷倒是并不擔心,
他有意減少自己在人族面前現身的次數,本就是想減輕自己的影響力。人與神之間的差別太大,無夷并不想讓人族養成依賴神明的習慣——雖說自祭司與人神的聯系削弱后,人族已經很習慣獨立自主了。
轉眼間便是幾百年時光,
無夷早在百年前便已突破至大羅金仙。
天道要限制人族對人神的信仰,人神們便也學著無夷,
減少自己出現了人族面前的次數,只在背地里做事。基于此,
人神們也只管驅逐人族境內作惡的妖魔,疏忽了對于水道的管理——水神們數量有限,大多只負責稍微大些的河流,一些細小的自然形成的溪流便缺乏水神管理。
尤其一些河道乃是人族自己挖掘的,更沒有水神會去沾這個燙手的山芋。
于是,一場滔天的洪水襲來后,由于河道擁堵導致水流無法順利流出,人族以往所用的堵水法便不再好用。為解決洪水而降生的賢人禹便接過重任,幫助人族疏通河道的同時挖掘新的河道,使得洪水泄去。
此時昔日的人族共主高陽氏早已作古,接連出現堯、舜兩代賢明的人族共主。為了不讓人族的繁榮毀于一旦,也為了激勵人心,解決洪水的禹便成為新的共主。
禹成為共主后受到部落首領們的擁戴,便順勢成立了王朝,便是夏王朝。無夷和其他水神們在這場滔天洪水的背后也做了不少努力,天道有感,便降下功德作為獎賞——洪水的到來是天道對禹的考驗,與無夷等水神盡職與否并不相干。
無夷與大羅金仙本就只有一線之隔,得到功德后便順利突破至大羅金仙。
都說洪荒中大羅遍地走,金仙不如狗,但實際上大羅金仙還是很有分量的。無夷突破至大羅金仙后,天庭便連忙派來使者,送上一些天材地寶來拉攏無夷。尤其在得知敖丙如今的狀況時,王母還送來不少蟠桃。
當初魔物入侵時天庭派來的木金仙也出了不少力,雖說以往與天庭有些矛盾,但自此之后便也消失了。尤其木金仙由于那道結界也沒來得及做些什么,無夷便也不再糾結從前。
只是有一事,讓無夷有些警覺。
當日夏王朝成立后又被商王朝所取代,這些政權更迭之事無夷并不太關心,只知商王朝現在正在漸漸衰微。不知為何,明明只是人間王朝的事,天庭卻頻頻異動,玉帝王母時常上紫霄宮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