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換到東西后自覺沾到仙氣兒,便都笑呵呵的回家去,讓自己的家人也都感受一番。他們來集市上原本就是買東西的,這會兒既能買到東西,又能沾些仙氣,對他們來說也是極讓人高興的。
無夷不過一時半刻便將大部分東西都換成種子,頗有些欣喜地對精衛道:“原以為還要耽擱些許時日,沒想到這樣快就都換出去了,既如此我也能早日返程。”
精衛笑道:“那便恭喜道長了,我先祝道長一路順風。只是父親那邊的種子只怕還要略等等,那是最上乘的種子,數量也多。”
無夷了卻一樁心事,這會兒正是高興之時,聽了精衛的話也表示理解。畢竟那些部落都在遷徙的路上,他們的存糧想來足夠他們撐過一段時間,既如此他早一天晚一天也沒什么大礙。既然神農部落這里需要時間,他安心等待就是了。
無夷收好攤子便要離開,忽然有一人沖向前,噗通一聲便跪倒在地。無夷一驚,下意識后退一步,蹙眉道:“你有何事?”
那人一身半舊不新的織云緞,顯然也與修道之人有些關系,他哭泣道:“求道長收我為徒,我愿鞍前馬后侍奉道長!”
精衛見是這人,神色也隱約有些不耐煩,斥責道:“你親兄弟都被你煩得跑山上去了,哪里還有臉面跑到這兒求道長。沒有仙緣就是沒有仙緣,這也不是能強求的。若是安分守己,未嘗沒有成仙那一日。”
跪在地上的人全然不聽精衛所言,膝行上前想拽住無夷的衣擺。無夷早就見多了這樣的情況,只是輕飄飄退后一步便躲開了男子的手。
他淡淡道:“精衛所言不錯,仙緣不可強求。你若當真想成仙,倒也有辦法,就不知你能否踐行。”
他心里是不愿與這種人打交道的,實在是太過無禮了。動不動就一副要打人的模樣,就連以驍勇著稱的夸父部落也沒有這樣的人。
男子先前聽聞無夷說他沒有仙緣時便想暴起,誰知還有后頭的話,他便勉強按捺住沸騰的心緒,連忙叩首道:“愿聽道長教誨。”
周圍的人族見此情況也都悄悄豎著耳朵,卻聽無夷道:“除卻生來為仙者,成仙便有三種。修身、修心、修德。你無法修身,嘗試著修心亦或修德也極好。世上人神多為修功德成神,你勉力一試也未嘗不可。”
那男子聞言似是不屑一顧,人們則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小聲商討。無夷搖搖頭轉身離去,那男子卻以為無夷的脾性好,還要再攔。
無夷面色一沉,直接施法壓住這男子的膝蓋,冷臉道:“一刻鐘之內不許起來。”說完便毫不猶豫地轉身同精衛離開。
圍觀的人族頓時噤若寒蟬,不敢再言語,心中卻著實痛快。精衛見他生氣,也不敢多言,只待他面色稍緩時才松了口氣。
她解釋道:“這人仗著他兄弟修道,成日在部落里橫行霸道的。大罪他不敢犯,幾位長老也都勸諫多次,可他從不知改正。他兄弟在家時成著他兄弟教他修行,平常碰見個修道的也要上前去,可把他兄弟煩死了。”
人族生活在神、仙、巫、妖共存的時代,有求仙問道的心思再正常不過。但旁人為求仙都是訪遍名山大川,有禮有節,事先還要準備各類禮品。就連那男子的兄弟也是尋仙十年才略有些道行,其中辛酸苦辣不足為外人道。
訪仙失敗的例子多了去了,卻沒見誰刻意去嘲笑。可這人就以此為借口,纏著他兄弟以及過往的道人教導他,如何不讓人恥笑。
無夷嘆道:“修道先修心,他這樣的心性成不了大氣。”
他給出的三個法子可謂簡單明了,與其去求道士傳授仙法,倒不如在人間做善事。哪怕生前不能成仙,死后也能混個鬼神。
可見是神農部落太過富裕了,又有兄弟給他兜底,他才一點善事也不愿做,還如此囂張。
兩人沒有在此事上糾纏,說著話便出了集市。而神農氏此時也聽說了集市上發生的事,心中對此人的厭惡更上一層,頗有些忍無可忍之感。
他揣摩著無夷說的那三條成仙之法,心神有些松動,有心想要他留下教導人族。雖說現下不成,但等無夷道長將東西送回弘農部落后,自己再敲敲邊鼓,指定能成。
因此,神農氏對此事也極為上心,催著倉庫那邊快些將種子調出來,好讓無夷快些返程。而無夷也記掛著那幾個部落,得了神農氏調來的種子后點齊數量就趕忙回程。
自己出來的時間不短,無夷不愿在路途上再耽擱時間。
可此時記掛著幾個部落的無夷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走了不過十天半個月,那幾個部落就發生了幾乎天翻地覆的變化。到底是辜負了無夷千里迢迢為他們置換良種獲得更多生存機會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