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孫悟空?他不是拜取經人為師,
要護持師父去西天取經,怎么在這里出現?”
他有些驚訝,見孫悟空前去的方向似是東海,
略一思忖便道:“壞了,
這猴子桀驁得很,五百年也未曾磨滅他的心氣。定是與取經人生出嫌隙,便自顧自回來了。”
無夷聞言道:“這是半路師徒,
尚有得磨合。我看似是去東海,難不成是去找你父王敘舊?”
這取經人前世再厲害,今生也只是個凡人,孫悟空一度大鬧天宮,看不上這個師父也是人之常情。只是不知究竟是什么樣的事,讓剛湊到一起的師徒倆分道揚鑣。
敖丙笑道:“東海與他也有些舊情,
應當是了。取經人肉體凡胎,取經一事一旦開始便耽誤不得,我這就叮囑父王。”
敖丙自是高興,孫悟空欲要半路出逃卻被父王勸回,
亦是有功在身。雖不起眼,但積少成多之下,
天道念在龍族尊奉天命也會照顧龍族一二。
他將此事說與龍王,龍王隨即便笑道:“這倒不難。我庫中正有一幅凡人供奉的畫,
名為圯橋進履。我稍后略施手段,引他發問便是了。”
剛說完,就聽那邊有蝦兵通報,說孫大圣來了。龍王忙道:“我兒,此事為父定當辦好,你放心便是。我且去迎孫大圣。”
龍王斷了傳訊去迎孫悟空,敖丙卻有些迷茫道:“圯橋進履是什么?難不成有什么典故?”
為什么父王說孫大圣問了此畫,他就能把孫大圣勸回去?
無夷笑道:“你閉關許是不知,我們庫中也有此畫。這講的是賢者坐在圯橋上,故意將履鞋扔到橋下,讓張良為他取履。如此三次,張良皆跪獻于前,得了賢者的信重。張良得以師從賢者,最終悟道成仙。”
敖丙聞言面頰帶著些許紅潤,說道:“我們一同閉關,一同出關,不知你何時抽出時間去學的,連這樣偏門的事都曉得。不過以此勸解孫悟空,也當有奇效。”
父王和無夷都知曉,凡人還特意把這樣的畫供奉給神仙,可見傳播極廣。他心道自己許是懈怠了,自成就大羅金仙之后便不怎么關注人間,連這樣的典故都不知曉。
無夷心下暗道不該提起此事,摟住敖丙的腰肢笑道:“何必如此說,你正是全力修行之時,這些人間故事你也未必要全都知道。便是我,也只能說出幾個罷了。不過人族的故事頗為有趣,來日你我也可共往人族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