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夷見楊戩離開,料想玉帝也不愿見他在席上,便笑道:“此前與三太子在東海宴飲,聽聞妖猴禍亂天庭,未曾稟告龍王龍后便擅自離去。如今事已了結(jié),微臣這便與三太子回東海告罪。”
玉帝被人駁斥卻面不改色,答應(yīng)后便命人速速準(zhǔn)備宴席,與眾神仙同樂。
無夷和敖丙卻并未回東海,而是先回水德星君府。敖丙給東海龍王傳訊,言說孫悟空已被壓在陵山,又道自己與無夷并未受傷云云,讓龍王龍后放心。
無夷正待傳訊,卻見羽已然先行施法過來。
“神君,”羽面色驚異,“我方才聽信眾禱告說陵山出事,我連忙趕回來就見孫悟空被關(guān)在陵山,難不成?”
羽在送孫悟空至靈臺方寸山修道后,仍回人間四處游歷,尋求積攢功德。回到陵山才發(fā)現(xiàn)孫悟空已經(jīng)被壓到陵山下,連忙傳訊詢問是何情況。
無夷笑道:“孫悟空出山后反了天庭,天庭不敵,請來佛門圣人鎮(zhèn)壓。陵山石碑處有一符咒,你莫要觸碰,等日后有緣人來此自能解救他出來。平日里偶爾送些水和蔬果便是,其余不必理睬猴子。”
羽聞言連忙應(yīng)下,隨即問道:“那山君何時能聚魂?”
他等這天實在太久了,只希望能最快時間聽到好消息。
無夷只道:“應(yīng)當(dāng)是等他們功德圓滿之后,天道方才清算。你不必著急,安心等待就是。”
無夷心中亦然期待,迫不及待希望能見到青岳回來,但變數(shù)太多,無夷也不敢一口咬定。只希望圣母沒有說錯,不然他們會受不了這個打擊。
羽料想最多不過數(shù)百年,便便安下心來,與無夷辭別后便前去探望被關(guān)押在監(jiān)牢中的孫悟空。見監(jiān)牢外亦有天兵在此看守,便道:“我奉水德星君之命,前來為妖猴送些蔬果供他果腹。”
兩個天兵早知人間是人神的地盤,雖奉命在此把守,但玉帝倒也不曾說不給大圣水食。何況監(jiān)牢的大門需從山神宮進(jìn)來,料定他身份并無異常,便給羽行了方便,笑道:“既是奉星君之命,自無不可。”
羽笑著答謝,端著托盤站在監(jiān)牢外,見孫悟空仍是一臉不服,方道:“大圣,小神奉命給你送些水食果腹,還請上前來取。”
孫悟空聞言動了動,卻只躺在原地,斜睨著羽道:“你是哪里來的小毛神,我怎么不曾見過?”
羽淡淡一笑,只道:“小神是山神座下的屬神,奉河神之命前來。”
“不吃,不吃!”孫悟空把鎖妖鏈晃得嘩嘩響,“不用你們假好心,成心算計我,現(xiàn)在又來做什么?”
羽自然知曉原委,若說算計,可以說有,卻也可以說沒有。石猴拜師確實是被他引去的,但石猴下山后的行為卻未必是玉帝、神君等存心算計。他可不信玉帝會主動讓石猴大鬧天宮,把他的臉面扒得一干二凈。
但內(nèi)里卻也說不清,羽亦不打算與他分辯。他只將托盤放在地上,與天兵道別后便自行回宮休息,不再聽石猴在身后呼喊。
卻說天庭中,安天大會本是一片和諧。眾神仙觥籌交錯慶賀天庭大喜時,原本奉玉液瓊漿上殿的卷簾大將竟失手打碎了玻璃盞,玻璃碎裂的聲音清晰可聞。
玉帝正是高興之時,不想卷簾大將竟敢御前失儀敗壞興致,當(dāng)即便蹙眉要發(fā)落。王母見玉帝似是生氣,低聲道:“佛門不正要人?他也不像個聰明的,不如就把他送下去充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