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玩笑般提及蠆盆。商王卻更比她這個狐妖殘忍冷漠,因著一句話就真的建造蠆盆,并以此傷人為樂。
妲己自覺冤枉,是以不住哭泣喊冤。
羽并不覺得妲己冤枉,但妲己充其量只是誘因,根源在于商王太過殘暴,便也沒興趣拿妲己開刀。他冷笑道:“不必求我,你的前程如何自有天道評定。我會一直留在朝歌,你最好約束好你和其他幾個妖族。”
說罷,又道:“你也有千年修為,不要為些許小事毀了你的前程。”
妲己見羽當真不打算追究自己,連連保證道:“多謝神君提點,奴謹記在心。奴已經備好了鹿臺圖紙,每日引著商王尋歡作樂便是,絕不再殘害人命。”
羽看了眼圖紙并未多言,只默然片刻便離開了。
直接殘sharen命與大興土木于百姓而言有何區別,不過是一個硬刀子一個軟刀子罷了,百姓終究活不下去。也不怪天命如此,商王如此作態,王朝覆滅實屬應當,只是可憐了百姓。
他有些不忍,思前想后便想起一個人來,便悄悄前往比干府。
姜尚受封下大夫后頗為清閑,并無要事在身。只是這日忽覺不好便為自己打卦,見卦象大兇便心思浮躁起來。正煩悶間,卻聽羽說道:“道友好清閑,領了商王的俸祿卻在此打卦?”
姜尚聞言有些驚詫,見果然是羽先是一驚,轉而冷笑道:“這不正是敗亡之象?”
“看來道友早有預料,”羽嘆道,“我此次前來倒有一事相求。如今商王殘暴,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別處倒也罷了,只是朝歌百姓連躲都無處躲避,讓人看著十分心焦。”
姜尚沒想到羽是說這個,笑道:“便是道友不說,我也會為他們行個方便,只是故土難離,他們怕是不愿意離開。”
他日后要輔佐西岐,自是人口越多越好。只是這會兒商人還能活下去,大約并不愿遠離故土,只有等日后方有機會。但日后自己早已不在朝歌,怕是也無能為力。
姜尚心里盤算著,并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羽并未多說,只道:“待你去了西岐便知。況且現在也未必沒有愿意離開的,你記著今日所言便是。”
說著便徑直離開,尋朝歌附近的人神商議此事。所幸無夷閉關前給了他很大權限,不少人神又看在青岳的面子上愿意聽從,是以一切都進行的很順利。
商人重鬼神,家家戶戶都祭拜人神。人神們順著香火的來源入夢,向商人示警即將天下大亂,催促他們盡快遠離商朝的領地。
剛做夢時不少商人還心有疑慮,但先是得知自己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均夢到人神讖言,再加上商王越發昏庸殘暴的做派,他們對此漸漸深信不疑。
只是確實如姜尚所言,故土難離,不少商人都割舍不下自己在城中的家業。就連貧苦人家也惦念著自己的土地和糧食,不敢貿然離開。更別提還有一些王公大臣世代為官,對商王忠心耿耿,聽聞這般讖言急著扶持商王重振王朝,更是不愿離去。
當然,因著商王的殘暴行徑,即便是忠臣也不敢貿然進言勸諫,只能私下里頻繁與比干丞相接觸。
直到月余后,王宮中忽然傳出商王詔令,要崇侯虎督造鹿臺。崇侯虎本就囂張跋扈、不體恤民情,得此詔令更是仗勢虐民,可憐百姓被搜刮走全部家財不說,還要充當苦役前去建造宮殿,累死者不在少數。
原本對王朝尚有歸屬之心的百姓見狀,將對商王的耿耿忠心散得干干凈凈,恨不能生啖其肉。大批百姓不甘心束手就擒,趁夜變亂,按著人神的讖言離開商朝的封地。無處可去之時,人群中漸漸流傳著西岐的姬伯乃是仁義君子,便都一股腦往西岐而去。
羽隱藏在人群中,見一切皆如自己所愿自覺心滿意足,為穩妥仍舊暗中隨著人群前往西岐。數千百姓攜兒曳女,扶老攜幼,背著行囊與口糧避開城池一路奔逃。
途中經過一些縣城,不少當地百姓聽聞他們是往西岐而去,便也干脆帶著僅剩的家當順著人流叛逃。一些兵士本就與當地百姓沾親帶故,又遠離王城,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當做不知罷了。
直至臨潼關,此處并無城池,只有張總兵在此駐兵把守。見商朝百姓要叛逃當即怒不可遏,說什么也不肯放百姓出關,還要著人將他們押回朝歌聽候發落。不少百姓放聲悲哭,只覺死到臨頭。
他們一路顛沛流離,身心俱疲,只盼著早日到西岐混個溫飽。況且那些兵士都人高馬大,張總兵更是神兵天降一般,他們便是造反也抵抗不得。
正在此時,姜尚離了義兄家中后一路往西岐而來,遠遠就見到不少百姓在臨潼關啼哭。姜尚心中一驚,想起羽先前提的要求,暗道人神果然不一般,竟是在這里等著他。
他仔細打量著,問道:“爾等可是朝歌百姓?”
姜尚曾在市井中做生意,倒也有不少百姓認得他,當即便有人應答,將前因后果托盤而出。又苦苦哀求姜尚救命,看著好不可憐。
姜尚本想會一會張總兵,若能好言好語勸服張鳳放百姓出關,他也能省些力氣。只是轉念一想,若百姓數量尚少放便放了,但現在可是有數千百姓,張鳳定不會輕易松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