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笙總覺得未來一切都會好起來了,她對未來存有希望。
當年那些害死爺爺的人,她還牢牢記在心里,只盼著報仇的那一日。
她有自己的判斷,看得比誰都清楚,她相信那一日的到來不會太遠了。
但意外之所以叫意外,就是在意料之外,最精密的儀器也無法推測。
隨著對學習的重新重視和卞平妍這些年的良好表現,她被村長推薦到了鎮上的中學擔任教師。
這一日,在畢業生的畢業大會上,一個帶著孩子的女人突然沖了進來,她將一張卞平妍和她丈夫的合照砸到卞平妍臉上,大聲指責卞平妍破壞了她的家庭。
現場都是一群十幾歲的半大孩子,正是道德感爆棚,尤其對于捍衛感情純潔性的具有最原始情感的年紀。
少年時的價值觀基本是空中樓閣,因為沒有閱歷,沒有實實在在的品味過甜和苦,愛也好恨也罷,都帶著可笑的夢游式的不切實際。
這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他們只有熱情,但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在那個年齡段,他們甚至根本不覺得是非需要辨別。
一看對方帶著孩子前來控訴,哪里還會懷疑什么,又哪里忍得住不路見不平,行俠仗義,主持公道,執行正義的審判。
當場這群孩子便一哄而上,群情激奮地打起這個道貌岸然的小三來。
卞平妍連辯解的話都沒來得及說出,就挨了狠狠一拳,打得她頭暈目眩,緊接著一拳又一腳,雨點似得落在她身上。
等到他們發泄完心中的憤怒,卞平妍口吐鮮血地倒在地上,沒有了氣息。
-
方玉笙一家得知消息趕到學校時,看到的只是卞平妍的尸體。
她從姨媽緊握的手中發現了那張染了血的罪證。
那是一張裁剪后的照片。照片的兩邊被裁剪掉了,只留了中間挨在一起的一男一女,雖然距離很近,但姿勢卻是再正經不過的標準站姿。
而且兩個人臉上的神情也都很嚴肅緊張,透著一股子疏離。
方玉笙伸手對著照片比劃了一下,根據照片正常的尺寸來算,顯然這是一張至少有六個人在場的大合照。
多么可笑的“罪證”,可姨媽卻就真的死在了這樣一張罪證之下。
照片上站在姨媽身邊的那個男人,方玉笙是認識的。
他是孫桂花的姨夫,確實聽說他最近正和妻子鬧著離婚,而他的妻子死活都不同意。
卞平妍遭遇這樣的無妄之災,只是因為那女人堅持認為丈夫要和自己離婚,一定是在外面有人了。
而卞平妍和她的丈夫不僅是同事還同村,她曾見過兩人有說有笑的一起回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