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一兩年才拍攝一部電影或電視劇。
而且,她不拍廣告,不接代言,也不參加任何綜藝。
作為一個出道即巔峰,但又一直未曾從巔峰上下去過的人,她始終堅定她的定位——當好一個演員。
雖然不是每一部都能獲獎,但卻可以說每一部都是可圈可點。
而玉笙在每一部電影電視劇中的表現更是頻頻出圈,成為經典。
而隨著她在學校的作息和在片場拍攝時的狀態被爆出來。
看完的人只有一個感覺——沒有人的成功是無緣無故的。
三十五歲那年,玉笙以原主的悲慘一生為原型,策劃了她的電影處女作。
卡司表出來時,觀眾都不由地叫一句絕。
她完美詮釋了什么叫“一個人就是一個團隊”、“沒有人能賺到我一分錢。”
編劇是玉笙、導演是玉笙、主演是玉笙、制片是玉笙,甚至連后期和作曲也都是玉笙。
玉笙這么咸魚的一個人,之所以這么親力親為。
理由很簡單——這部影片是玉笙送給原主的禮物。
所以特別挑選了原主在原劇情中離世的這一年。
影片毫無保留地展現了原主是怎樣被家人拖進泥沼,一點點榨干。
她原也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性格,她試過逃離,試過反抗。
可來自周圍人密密麻麻地指責像是海藻一樣死死束縛住了她的腳步,社會卻一步步將她逼入了絕境。
她在絕望中崩潰,而崩潰后卻仍要重新振作起來去迎接更加壓抑的絕望。
片尾,玉笙飾演的女主瀕臨死亡,她躺在慘白的病床上似乎是出現了死前的幻覺。
有個聲音問她,如果給你機會讓你重來一次,你要嗎?
女主角卻只是笑了笑,反問:“連神也覺得我太慘了嗎?謝謝你的好意,但是算了,我這一生太累了……”
說完這句話,她便永遠地合上了雙眼。
而影片最后的鏡頭是一張保險單的特寫,上面寫著受益人是女主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