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真的喜歡游樂園。相對而言,厲非則對“游樂園本身”,則沒有什么太大的興趣。
他來這里的樂趣,一向都是看傅斯霆游玩。看他沉浸在滿滿活力幸福中的笑容。
厲非從小就沒有什么浪漫主義情懷。如果沒有傅斯霆,他應(yīng)該不會有機會如此靠近童話世界。何況他還是拍電影的,威壓吊多了,海盜船相對而言也不怎么刺激。特效弄多了,5d過山車也體會也就一般。
能讓他目光停駐的,只有傅斯霆被點亮的眼睛。
所以才陪他來一次又一次。
但這其實很奇怪。
厲非了解自己。他從小練習(xí)小提琴和鋼琴,但在年紀輕輕拿到國際大獎后就放棄了。十五歲那年出了一張專輯,成績很好,此后就再也提不起興趣出第二張。
不知多少人都替他惋惜,甚至現(xiàn)在還有唱片公司在不懈聯(lián)系他。但很不幸,過人天賦帶來的負效果,就是他真的很難對一件“普通”的事情保持長久的專注。
就連讀到的每一本書,看到的每一部電影,遇到的每一個人也是如此。只要被他琢磨透了,就會失去興趣。
所以他當(dāng)然無法被游樂園吸引。其他很多事情也同樣無法給他帶來必然的新奇和快樂。連可愛的小貓小狗,他都無法耐心抱十分鐘以上。
之所以這么多年電影還能一直拍,只是因為好歹劇本不同、設(shè)定不同、人物不同。
他很感謝,電影多少給了他另一個視角,可以短暫地從一切都無聊中抽離出來,體會不同的人生。
但事實上他雖敬業(yè),也從不沉迷。
業(yè)內(nèi)是有那種戲癡的。厲非很羨慕他們擁有洶涌的感情,能夠完完全全沉浸在每一部戲里不能自拔。但有時候大眾評價那樣的戲反而是“用力過猛”,普遍更認可他這種精心設(shè)計“恰到好處”的演技。
厲非曾聽說十幾年前圈內(nèi)有個人很像他。
同樣年紀輕輕天賦過人,家財萬貫且得天獨厚,后來這個人沒幾年就酗酒和濫用藥物死了。遺言說他什么都感覺不到,這種說法一般人理解不了,紛紛惋惜痛罵他不知珍惜。
厲非慶幸,自己倒還不至于那么極端。
他雖然對萬事萬物同樣沒什么大的熱情,倒也沒有特別陷入虛無或者是自毀傾向。他之前很多年,就只是按部就班地活著,看黑白電影一樣看著身邊往來匆匆,融入不進一切真實的悲歡里。
直到遇見了傅斯霆。
遇到一個人,無色的生活突然被染上了絢麗的色彩。這種過于離奇的說法,原本厲非是絕不可能相信的。
但事實就這么在他自己身上奇跡般的發(fā)生了。
容不得他不信。因為他事實上就是能通過傅斯霆的笑容,突然感受到生活的真實溫度。通過他的喜怒哀樂,感受到鮮活的悲歡。
這是一種很奇異的感覺,厲非自己也說不清為什么。
只知道自己以前,其實并沒有覺得蛋糕美味、竹筍脆爽、三文魚鮮甜。是因為傅斯霆吃起美味時到快要掉淚的生動,才突然發(fā)現(xiàn)……是啊,它們是真的很好吃。
同樣,他以前也并不會因為買到了新的衣服和手表而有任何心情波動。也是在看到傅斯霆試新東西時明亮的模樣,才好像第一次知道,啊,好像有新衣服穿確實挺開心。
還有很多書,其實他也未必真的讀懂了,只是自以為讀透了,就從此丟在一邊不再撿起。也是和傅斯霆交流后,才發(fā)現(xiàn)不同的人對同一個故事可能有著完全角度不一樣的理解。從此對本以為吃透的東西,重新燃起了興趣和敬畏心。
某種意義上,傅斯霆拯救了他。
那感覺就好像是貧窮但陽光堅強的鄉(xiāng)村劍士,把王子從魔法封閉的灰色高塔里一把拉了出來。禁咒倏然解除,停滯的時間再度流淌。
王子第一次身處真實世界,不斷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生動與鮮活。
一切都不一樣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