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是心疼弟弟而是心疼錢,這下一分的讓利可遠遠不夠了,她還得去說好話。
明明矛盾起因只是一件特別無聊的小事。都怪家里太慣著文瑄了,才讓他這么胡作非為!
矛盾起因確實是小事。
在厲非看來也是小事。
他和文瑄從小一起長大。外界常說他們是“竹馬”,很多報道甚至說得好像他們彼此是世界上最重要、最獨一無二的朋友似的。
但這么說其實不太合適。
因為非要說,他們富豪圈子里從小一起長大年紀相仿的孩子們,其實都能算是青梅或者竹馬——
他們都同一頂豪圈層的后代,從私立幼兒園就一起接受精英教育。一起學高爾夫、馬術、鋼琴和小提琴……
無數派對和盛大的家族聚會也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每逢假期還會結伴去世界各地游學。
厲非這樣的“發小”至少也有十幾二十個。
大家感情并不像外界那么深厚,但也確實有比普通朋友更長久的情誼。
因此,當年在文瑄執意要踏入競爭激烈、實力至上的音樂劇行業時,厲非才會利用人脈和父親在圈子里的資源,幫他爭取到了很多難得的試鏡機會。
還帶他拜訪過過業內的頂尖指導,在一些宣傳活動和綜藝節目中也會想方設法帶上文瑄,增加他的曝光度。
盡管文瑄天賦不夠,實力不足。
但厲非以為,以他非要入行的熱情,假以時日或許可以靠努力慢慢補上。
他認為他該做的也做了,完全沒想到文瑄會在試鏡失敗后,無比憤怒地沖到他面前。
“我一直把你當成我最信任的朋友,以為你會在我追夢的路上一直支持我信任我!哈……但我現在只覺得我真像個傻瓜?。?!”
“你明明知道我為維克多這個角色付出多少,日夜不停地練習,就算發燒也不懈怠。你怎么可以任由高子斐搶走屬于我的一切!”
厲非沉默了。
厲非六七歲時曾有段時間身體很不好,幾次病危。祖父為了做功德替他祈福,收養了一位恩華基金一直資助的孤兒。
這個孩子就是高子斐。
也不知道是不是祈福有效,厲非身體確實漸漸好了。
高子斐和文瑄不同,天生有一副好歌喉,從小就是唱詩班領唱。柏培學發現他天賦后就送他去學了聲樂。
后來高子斐在音樂劇領域嶄露頭角,厲非跟他在活動里也抬頭不見低頭見,高子斐非常熱情、主動親近,兩人社交賬號會互動,私底下也是偶爾可以約飯的關系。
但厲非在事業上完全沒幫過高子斐。高子斐本身實力很強,并不需要他幫助。
尤其最近這半年,厲非因為接手了公司天天加班,根本沒有時間關注娛樂圈同行們的動向。所以他根本不知道文瑄和高子斐都去試鏡了百老匯音樂劇《弗蘭肯斯坦》的維克多一角。
結果,高子斐當然毫無懸念地打敗了文瑄,拿到了角色。
現在面對文瑄的指責,厲非也確實不知道該說什么。
“……你不會認為,就因為高子斐是我祖父資助的,我就管得了他去試鏡哪部戲?”
“你明明就管得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