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連厲非這種后來業內知名連軸轉高能體力動作片演員,到家也已經困得不行。匆匆洗完澡后,整個人就躺在床上昏昏沉沉。耳朵里聽著浴室里的水聲,漸漸目光迷離。
愛究竟是什么。
這個問題,幾千幾萬年,好像也難有確切的答案。
就算他讀過那么多書、演過那么多戲,至今也還是很難用言語概括。而就連這個世上最經典的愛情戲劇,恐怕也同樣提供不了像樣的解答。
厲非第一次讀《羅密歐和朱麗葉》,是在他八歲那年。
他或許是天生沒有什么浪漫細胞,看完之后完全欣賞不了,拿著書就去問沈導,這種沖動不考慮現實、連養活自己的能力都沒有卻仍要私奔的愛情引發的悲劇,到底經典在那里。
他已經忘了沈導的回答。
但顯然那個回答沒能成功解決他的迷惑。而后來成長的過程中,他們那個富豪圈子里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故事,更是不斷加深了他的疑惑。
圈外人常對“豪門”有光鮮亮麗的濾鏡。
覺得他們生活富足、精致美貌,充斥著頗有才華白手起家的精英,和得天獨厚手眼通天的大佬。
但那些往往都是表象,真實的豪門里,各種形態的神經病其實異常的多。
至少在厲非看來是這樣的。
在他看來,他們圈層精神大有問題的人類占比,很有可能其實遠高于其他圈層。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他個人運氣不好。
反正以他幾個國家飛來飛去的童年和少年經歷,不管是黃浦江邊富豪區還是美國山莊比佛利,圈子里流傳的豪門新聞,永遠不是maixiongsharen就是蘿莉島常客,不是變種版藍胡子就是現代版呼嘯山莊。
至于什么出軌選妃、三妻四妾、多角愛恨情仇、私生子爭產、當眾發瘋等一類的行為,甚至都顯得過于普遍而不值一提了。
他還記得年少時有一個國際學校任職的二十多歲女老師,趁放假去他鄰居家當暑期家庭教師,薪水七萬一個月。
她來的時候說:“七萬塊呢啊,老奴閃亮登場!”
她走的時候翻著白眼:“媽的七萬塊老娘一分不白拿,全是老娘的精神損失費!從主子到奴才一群大神經。”
厲非其實很認同她所謂的“一群神經”,畢竟他從小看到的也是一群神經。在這種環境里待得久了,有時候看到劇本里描寫的一些特別干凈純粹的東西,他都會在心里默默質疑那些劇情的真實性。
但有時候也沒有辦法。
雖然不相信,但厲非在十四歲到十九歲的年紀,所有人都覺得他的形象特別適合去拍校園劇和青春劇。別的好本子根本不來找他,最后就他就只能來什么演什么。
其中一部校園劇,讓他飾演煙火氣十足的筒子樓小巷里,與堅毅學霸少女互相扶持、互相救贖的貧窮少年竹馬。
那是一個特別積極純粹的故事。
很陽光,或者說很陽間。
就是因為太陽間了,厲非只能不斷告訴自己,高中和高中應該是有差別的——他相信普通的高中里面,應該真的大家都在好好學習,并且確實有劇里那種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簡單純粹從校園到婚紗故事。
但,就他接觸的貴族高中里那些破事吧,《緋聞女孩》的種種狗血抓馬都寫得淺了。
這還是他這種家境富裕本人有名,在任何地方都不會被隨便欺負的“celebrity”看到的。很難想象階級地位低一些的人,又會看到、經歷什么。
離譜的事情見得多了,人性都很難相信。
更別說感情。
所以盡管外界對厲非拍的那幾部青春劇至今評價都頗高,但他成年后遇到那類本子都努力能推就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