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買了果樹苗,送樹苗的時候姜歲也來了,他家里也沒有親人了,現在就住梁山家,親事準備冬日里辦。
家里幾個漢子都去山坡上忙活,他們幾個夫郎婦人就在家歇著,吃著果子聊閑天,怎么也不算無聊,日子就這么過著,果樹都栽好已經是八月了。
山坡上種了不少果樹,有許多都是這邊見不到的稀缺貨,等養好了開花做花脂出來,那也是高等貨,賣的貴,所以王連越在外圍圍了柵欄,得人時??醋o著。
平時都是王連越牽著狗看著,晚上留了狗在那,他則回家睡,前幾天王連越早起去看,發現柵欄外有腳印,所以這幾天夜里也沒回家睡,時時刻刻盯緊呢。
江門花姨母給寄了螃蟹和秋日的鮮貨來,清哥兒想著,正好是中秋,不如請大家來家里小聚,日頭西沉,家里歡聲笑語。
梁山趕著牛車拉著姜歲跟蔡大媽,得從縣里來,這會還沒趕來,清哥兒家院中間的這棵桂花樹已經長大了,坐在連廊下都能聞見花香味。
蘭玲姐家的寶姐兒不常出門,今天給抱出來給人見見,秋生跟晴哥兒倆小的,更是沒見過這個可愛的妹妹。
寶姐兒眼睛一眨,秋生就扯著清哥兒的袖子說,家里也要個妹妹,惹的蘭玲姐直笑話清哥兒,清哥兒羞了個大紅臉。
漁哥兒繡技還是不如丁菊花,家里冬日的衣服大多數還是丁菊花做,他只做些自己跟王子堯的里衣,不過這東西不好拿到外面做,所以現在是做鞋。
清哥兒也做衣服,做的是王連越的棉衣,他穿衣服廢,冬日怎么也得做出兩件換著穿,唯獨還得給他做新的留著過年穿。
三個人忙著,漢子們也沒閑著,王連越會廚藝,便守著灶房整那些海貨,王子堯再不濟也會燒火,反而楊改這個手藝最好的,被他們指去看孩子。
日頭落山了,梁山一家子才趕到。
“你這時候來的巧,螃蟹剛蒸出來呢,來來來,去洗手上桌吃飯了?!?/p>
王連越端著篦子出來,放到院子的小桌上,天好,月光足,在外面也不黑,風吹著也不熱,吃飯正好。
幾家人圍成一桌吃飯,王連越照例先給清哥兒扒,其他漢子學樣,也給自己夫郎扒,蔡大媽跟丁菊花則給倆孩子扒。
除了螃蟹還有不少扇貝瑤柱等海貨,都是蒸了吃鮮,其他的魚則清燉了喝湯,涼拌藕片海蜇,清哥兒還紅燒了兩只蹄膀,燒了幾道素菜,一桌子菜有涼有熱,有肉有素,趕上過年了。
快吃完的時候,門外傳來狗叫聲,秋生一聽就喊著“是花花”,王連越一思索,覺得壞事了。
“怎么了,狗怎么跑回來了?”清哥兒問,轉頭看王連越,“是不是果園那邊出事了?”
王連越搖搖頭,其他人見王連越臉色不好看,也急著站起身來,秋生不懂,只知道好久不見的花花回家了,樂呵的抱狗,花花卻沒像原來那么熱情,只圍著王連越轉。
“你們坐著吃,子堯,你們跟我一塊去看看?!?/p>
王連越招呼了其他漢子走,清哥兒心里雖然急,但還是沒跟著去添亂,其他人心里也是這想法,紛紛坐下,飯也沒心思接著吃了。
“蘭玲姐,寶姐兒該睡了吧,”清哥兒看著寶姐兒困的揉眼睛,“要不先回屋里睡去?”
“成,先讓她在你這睡吧,她不認床。”蘭玲姐抱著寶姐兒去了偏房,寶姐兒乖,沒一會就哄睡著了。
蘭玲姐出來后,跟清哥兒對視一眼,清哥兒點點頭,跟蔡大媽跟丁菊花交代好,留下秋生跟晴哥兒倆孩子,拉著漁哥兒三個人一起出了門。
趕到果園那邊的時候,外圍已經圍了不少人了,花花跑回家報信,大黑則咬著人不放,王連越他們趕來一看,被咬的人正是牛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