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蔓很不高興,她怕自己失去理智,所以留下紙條,她需要冷靜一段時間。
……
“雨蔓?”
雨蔓聞聲抬頭,奚亦央正一副關切的表情看著她,槿潼神態悠閑看著遠方的江邊。
“你臉色不太好,是昨天沒休息好嗎?”
拉回思緒,雨蔓搖頭,她指了指槿潼面前的雜志,說道:“這套衣服,我剛入行第一次拍雜志的時候穿過。”所以勾起了她遙遠的記憶。
還是墨綠色的毛衣下配黑色皮褲,只不過這版雜志的模特不是她,而且,這套衣服的拍攝被放在了封面。
幾年過去,小品牌成長為大品牌,雖然還不至于站在奢侈品行列前沿,但也因為幾次不錯的表現進入大眾視野。
源于第一次的良好合作,雨蔓偶爾會和品牌主人互相問候一下,聊的不多。
“雨蔓,你入行幾年,有什么感悟嗎?”槿潼突然開口。
她的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邊框眼鏡,耳墜上是一副翡翠雕刻的花瓣,貴氣,冷傲,審視著雨蔓的眼神似是審視一件商品。
然而直覺上,這樣的眼神并不讓人覺得冒犯,槿潼的確是在看一件商品的價值,雨蔓作為模特,在秀場上能讓她的作品發揮怎樣效果的價值。
秀場上是以作品為主,然而一件出圈的作品,模特的演繹和作品有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形體、氣場,與品牌的契合度等,都是設計師考量的標準。
這句話在法國槿潼問過一次,那時雨蔓的回答很官方。
她說:“她的成長在于對品牌,對設計的理解、對自身t臺配合作品的把握更加深刻了,不再為了工作而工作。”
好聽的可以理解為她的敬業程度增加了,不再是行業小白,換句話說,工作至今,身價上漲,她也不是什么秀場都去。
曾經為了糊口多少錢的活都愿意接,現在,她一定程度上也有挑選的權利。
這個行業不就是這樣嗎?
槿潼的設計一向鋒芒畢露,不漏怯的回答更能加分,那場見面之后,槿潼并沒有拒掉雨蔓的打算。
如今再問一次,雨蔓有點摸不清了,她是想聽官方,事業型角度的答案,還是聊天隨便說說?
沒等雨蔓張口,槿潼自己就先回答了,她說:“雨蔓,你少了第一次見我時身上的那股沖勁。”
不僅雨蔓記得那場爭取來的見面,槿潼也記得。
她記憶好,這么多年,每個見面超過三次的人都會讓她留下印象,,盡管不是那么清晰,但這個人重要的“色彩”多多少少會留存到她腦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