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完全不用擔心他在實驗室倚老賣老,舒民是一個在同事中和學生中都不會擺架子的人。”
他自那時開始與舒教授郵件交流。舒教授也的確如毛院長所言,是個訥于言又不怎么敏于行的同行,把他擺在研究員的位置也挺好的。倒是舒教授手下的博士生李遠有幾分天賦,以后應該可以做出成績來。
唐宋到二層包廂后發(fā)現(xiàn),自己是最后一個到達的。他抬起手腕看時間,距離約定還有五分鐘。大家都提前到達,不錯,希望以后這種準時的精神可以保持到課題結束。
他們團隊經(jīng)過快兩周的相處,大家早已沒有第一次見面時的拘謹。席間的聊天也隨意很多,除了聊過學術圈的一些小八卦外,話題開始圍繞著唐宋打轉。
于小洋和李遠他們兩個是舒教授直博的學生。于小洋博士三年級,李遠博士二年級。師姐師弟二人因為是同一導師,平時結伴去食堂次數(shù)比較多。倆人除去中午面食部遇到李豫外,前天在學三路還遠遠瞧見過唐宋和李豫。
二人打過一輪眼神官司后,又在桌底石頭剪刀布,于小洋輸了游戲贏得提問機會。“唐老師,今天中午食堂遇到的那位老師是您女朋友嗎?”這是她和師弟自午飯后一直想問的問題。
唐宋停頓一下,他不太敢這時候點頭。如果傳到李豫耳朵里,他的勝利在望會變成倒在黎明破曉時,“我們兩家長輩有些交情,她是我發(fā)小的妹妹。”
于小洋和李遠默契交換眼神,對他的說辭將信將疑。
“那位老師看著年紀不大。您不介紹她是老師,我和師姐還以為她是學生呢。”李遠接棒發(fā)言。
“她呀,三個月前還就是學生。剛畢業(yè)。”唐宋笑著回答。
“老師在哪個學院教書呢?”李遠繼續(xù)提問。
“經(jīng)管。”
師姐師弟這次又像是對暗號似的,交換眼神。
于小洋的眼神似乎在問李遠:是不是前天我們在實驗室回的帖子里說的那位女老師?學院、性別和入職時間似乎都對上的。
李遠用眼神回應:對。不過還差畢業(yè)學校沒有核對,師姐輪到你啦。
于小洋只好接力提問,“那位老師好厲害呀。畢業(yè)能直接來經(jīng)管教書,不用做博后嗎?她和您是一個學校嗎?”
唐宋只當他們是八卦,簡歷這種官網(wǎng)上可查詢到的問題,他不介意如實回答,“不是,她berkeley畢業(yè)。”
倆人互相看著對方,所有信息都對上。舒民觀察著飯桌上自己兩位學生,看他們的眼神交流一陣,找唐宋閑聊幾句,再交換眼神繼續(xù)閑聊。他怕兩位學生繼續(xù)問到更加私人問題,唐宋畢竟在海外呆了快十年,未必喜歡在飯局上聊隱私。所以,他打算開口制止自己兩個胡鬧的學生。
沒等他開口,于小洋又發(fā)聲,不過她這次比較謹慎,“唐老師,有件事情不知道應不應該告訴您?”
唐宋問什么事情。
于小洋說,“前天,那位老師的學生在網(wǎng)上發(fā)帖吐槽過她,帖子被頂上學校論壇熱門。”
她看到唐宋的臉色越來越凝重,趕緊往回找補,“不過您放心,我們在帖子里都是支援那位老師以及聲討發(fā)帖學生的。”
李遠也幫腔說,“對,那個發(fā)帖學生吐槽作業(yè)多課程負擔重,我和師姐都發(fā)帖批評那位學生。后來,我們向版主投訴,帖子很快被刪除了。所以,應該不會給老師帶來困擾。”
唐宋斂起臉上的凌厲,開口,“謝謝你們呀。她一畢業(yè)就回學校教書,第一次與學生打交道,她對學生的要求也是比照對自己的標準,結果引起個別學生不滿。謝謝你們幫她說話。”
于小洋和李遠連忙說不客氣,這是應該做的。
這個話題就此打住。
新話題又回到學術討論上,毛院長的兩位博士生在學術話題的參與度明顯高一截。不過,唐宋因為心不在焉,八點左右主動提出散席,未盡興的學術討論明天可以在辦公室繼續(xù)。
他沒回辦公室,而是朝經(jīng)管樓方向走去。在路上他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反應過度,帖子已經(jīng)被刪除,好多學生是支持李豫的,她也有能力很好地把控自己的課堂。
可他還是控制不住自己,他想要保護李豫的赤子丹心,呵護她的純粹,不想她經(jīng)受任何風吹雨打,哪怕是只言片語的抱怨,也不行。
他和樓里的保安已經(jīng)十分熟稔,點頭打招呼后,乘坐電梯到五樓。這是他第一次在外面見李豫辦公室關門。因為沒有窗戶,他判斷不出里面是否有人。門把手擰不動,鎖住的。她應該下班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