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艙內前排的乘客們陸續站立起來,紛紛從行李架上取下各式行李箱和購物袋。
她坐在座位上呆了許久,等待著前方乘客的消散。
下飛機前,她脫下風衣,背起雙肩包走出艙門。盛夏的江城果然沒有讓她失望,經過一天高溫暴曬的廊橋已經變成桑拿室。她小跑通過,來到吹著空調冷風的航站樓。
出海關后,她一眼就看到在出口等待的老李。老李的白頭發越來越多,背也有些駝態。他已不再是當年那個魁梧高大的青年警察。
父女二人有一年未見,李豫沖過去給老李一個大大的擁抱。
她剛才小跑時背包的肩帶滑下來,老李雙手要幫她摘肩上的背包,然后仔細端詳面前的女兒,說「瘦了」,看到她的紅眼圈,問——“哭啦?”
他目光又在她周圍掃視一圈,沒有看到行李箱,“沒其他行李?”
李豫把背包取下,并未遞給老李,而是一手提著書包,一手挽著他的胳膊,回答說,“沒瘦,沒哭。行李和書打包一起郵寄回來。這周末應該可以清關,下周就能到家?!?/p>
周五傍晚的江城,晴天轉小雨,堵車堵得一塌糊涂。在等待道路順暢時,老李問李豫晚上想吃什么。
她有些困,打著哈欠說,“想吃面條。大腸牛肚面,爆炒鱔絲面,雪菜肉末面,老鄧家的家常澆頭面……”
李江來江城二十年,從基層警察做起,對江城大街小巷了如指掌。
不過這會兒是下班晚高峰,他還是拿出手機重新導航,“老鄧家是江淮路的那家嗎?”
李豫二十多小時沒睡覺的腦袋嗡嗡響,她在腦袋里搜索著江淮路在哪兒。噢,想起來啦。“對,離我們高中不遠,大概五站公交車吧。他們家的澆頭最好吃。我在美國做過幾次都做不出來一樣的味道。”
江淮路在老城區的南面。南城的馬路本來就狹窄,又被臨時停放的車輛擠得更加難以行走。
李江掃了眼手機導航,還有不到七百米的距離。他把車子??吭诼愤?,“里面只會更堵,車子停這兒,我們走幾步過去?!?/p>
李豫點點頭,她從背包里取出手機和小卡包,又把背包丟回車后座。雨下得不大,她就沒接父親遞過來的雨傘。
走過前方拐角,來到江淮路,果然和老李預想的一樣。
不寬敞的江淮路被臨時??康能囕v逼成單行道。路上還有不時逆行的電動車和四處找空隙的送貨車,本不順暢的道路雪上加霜。
李江經過一家很火的面包店時,指給她看,“一會兒可以來買些他們家的面包。江城這幾年開了很多店,幾乎每家店都要排隊?!?/p>
李豫順著大落地櫥窗看到店內熱火朝天的消費場景,心里感嘆道,新消費在國內和國外果然是兩幅天地。她嘴上應下父親的話,“好,吃完面后進店看看?!?/p>
面館里,父女兩人各點一份家常面。李江先嘗一口,“味道的確不錯。你是怎么發現這家店的?”
她掰開一次性筷子,刮著筷子上的毛刺,說,“高中的時候,從玉哥帶我來過?!?/p>
老李心說,難怪,“從玉他去年回國工作,現在在建游樂場。前幾天還來家里坐過一會兒。”
傅從玉五歲時在江城差點被人販子拐走。人販子帶著他在江城汽車站準備乘坐大巴車離開時,被出差回江城的老李救下,從此他成了李家常客。
李豫先喝一口湯,真香,“嗯,我知道。他去年和我說過的。他們公司要建一個主題公園,他就申請調崗回來?!?/p>
老李吃著面,嘴一直沒閑下來,“你唐叔叔說小宋過些天也要回來?!?/p>
這個消息,李豫還不知道。唐宋是老李戰友兼領導的孩子,也是傅從玉的好同學和好基友。
她挑起面,吹著熱氣,問,“哦,他休假回來還是干什么?”
老李開啟八卦模式,“小宋也回江大教書。他的教職比你高,是副教授。聽說,燕大也給他副教授的offer,不過小宋還是選擇母校?!?/p>
李豫邊吃面邊聽八卦,她家老李了解得真多,比她這個同齡人都了解唐宋和傅從玉的現狀。
在老李嘴巴叭叭地八卦時,她已經吃完一碗面。如果不是怕吃多不舒服,她恨不得再來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