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青松也沒有在外界垃圾場多待,走出去直接去參加隊里面的魚塘承包會了。
……
胖墩家大門口的曬谷場上。
里三層外三層圍滿了看熱鬧的村民。
但奇怪的是,陳書記宣布開始承包魚塘,大部分村民全都緘口不言了,有的還笑著遠離了陳書記跟周麻子。
“你們這是干嘛?”陳書記看著這一幕頭疼了。
他還以為今晚會搶著承包魚塘呢!
哪曾想居然遇到了這樣的情況。
“書記,您有所不知。”劉華根這時壓低聲音道出了內(nèi)幕:“這個魚塘往年的主要用途都是用來灌溉稻苗的,遇到年景好的那一年,這隊里面還會有魚吃,但要是遇到了洪澇災(zāi)害,這魚塘里面的魚可就全跑了。”
“不錯,尤其是遇到干旱年,咱們槐樹生產(chǎn)小隊好多魚塘都會干的龜裂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魚塘的承包價還這樣貴,自然是沒有幾個人敢冒險了。”周麻子低沉著聲音跟著說了一句。
“原來這樣啊!”陳書記恍然大悟的點了點頭:“那你們就沒有辦法改變這一情況嗎?”
劉華根回答不上來了。
周麻子也笑了笑不敢亂說話。
要是能改變,那在干旱年槐樹生產(chǎn)小隊就不會顆粒無收了。
陳書記見狀,在沉默了半晌后,道:“那就將魚塘的承包價下調(diào)一半,像羅塘這樣的大魚塘,五十塊錢一年總有人承包了吧?”
周麻子跟劉華根還是不說話。
王耀慶更是苦笑了起來。
“怎么?價格還高了?”陳書記問。
“嗯,高了,最多十塊錢一年。”周麻子提議道。
“那不行,十塊錢一年,那你們的工資都發(fā)不出來了。”陳書記當(dāng)場就不同意了,正要讓在場的村民提提意見,劉青松快步出現(xiàn)了。
“舅舅,你咋才來?”小糯米見狀,連將烤好的紅薯遞了過去:“快恰,可香了。”
“好!好!”劉青松連接過紅薯,正要剝皮吃兩口,陳書記伸手就拉著坐在了一旁:“你小子怎么現(xiàn)在每次開會都最后一個來,現(xiàn)在魚塘承包不下去了,趕緊給出個主意。”
“不是……啥情況啊?”劉青松聞言甚是詫異。
七九年承包魚塘可是很賺錢的,怎么槐樹生產(chǎn)大隊沒人承包呢?
“唉!你有所不知。”周麻子長嘆著將其中的原因給出了出來,然后補充道:“換做是你,要是遇到干旱年這魚塘的水位沒有保障,你敢承包魚塘養(yǎng)魚嗎?”
“那咱們就定一個最低水位啊!”劉青松提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