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一刻。”陶宇看了一下手表上的時間回道:“現在是九點五十,還有二十五分鐘東本道義才會到站。”
“那咱們找一個地方坐坐?”劉青松提議。
“不用了,去貴賓候車室等。”陶宇帶頭就朝出站口走去。
劉青松沒法,只得與陳書記同行跟在了后面。
一行三人來到貴賓候車室后,陶宇就跟劉青松介紹起來了這個東本道義。
東本道義今年四十出頭,有一個殘疾的女兒。
之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被派來接管秦安化肥廠,那是因為東本道義跟修正一、修娜娜、秦安他們是不同陣營的人。
他想趁著修娜娜的死。
奪回秦安化肥廠的管控權。
這也就是為什么修正道義讓劉青松來火車站接他,就敢開出讓外資集團放開對國內化肥,以及化肥生產設備進口限制這個條件原因之一。
因為東本道義在大禹城人生地不熟,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本地人站在他身邊。
而劉青松,就是東本道義選擇的那個強有力的人。
當然了,目前來說,這只是陶宇的一面之詞,到底是不是這樣那就不得而知了。
所以劉青松只是聽聽,并沒有當回事。
而在閑聊中,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十點一刻。
陶宇見東本道義還沒有出現在貴賓候車室,正要去外面看看情況,兩個身高兩米的壯漢走了進來,然后一左一右守在了門口。
這一幕讓劉青松皺起了眉頭。
正要問一下什么情況。
一個帶著眼鏡的斯文中年男子,推著輪椅左顧右盼的走進了貴賓候車室。
輪椅上坐著一個長發女孩,這個女孩手中抱著一本厚厚的書籍,白皙干凈的瓜子臉上稚氣未脫。
她在看到候車室里面的劉青松、陳書記陶宇三人后,連揮了揮瘦弱的右手:“你們好!”
“你好!”陶宇連迎了上去:“你就是東本櫻子吧?”
“是的。”長發女孩連點頭。
“那咱們走吧!”陶宇跟戴眼鏡的斯文男子點了點頭,轉身就走出了候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