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滌粘中長花呢,多少錢一尺?”
“三塊六角一尺。”
供銷社的售貨員女同志邊收拾著東西。
眼瞅著就要下班的點了,沒啥心思在售貨上。
著急家里的煤炭爐子,下蓋揭開了沒有。
別回家又要重新生煤火,一頓飯要到八九點才有吃的。
“這種呢?”王峰又瞅中了一卷布。
大姐說了句:“這個也要三元多。”
抬頭看了眼王峰,看這小伙子長得干干凈凈的。
一股子書憨子氣息。
只是這身上也是一身的補丁,腳上還穿著一雙草鞋。
估計也是哪個大隊的農村人。
心生同情:“小伙子,你買這種吧,勞動布。”
“六角一尺,而且也非常耐磨,大家都喜歡。”
“對了,你有票吧?”
王峰摸了摸袋子,一時犯愁。
計劃經濟年代,什么都是定量的。
所以買任何東西都需要各種票。
而票和錢的來源是要在大隊賺工分獲取。
這么多年來,王峰從來都不在大隊里掙工分。
怎么可能會有票。
大姐看出了他的窘迫:“咳,算了算了,按道理沒有票價格要貴點。”
“明天我向我們主任講下,要這勞動布?”
王峰是真不想買勞動布,看上了三塊多一尺的那個料子。
但家里幾口人,加上大伯家,還李文靜。
一件成人衣服需要四尺布,如果用三元多的,自己兜里這十張大團結經不住他這么糟蹋。
所以想來想去,最終還是無奈的買了勞動布。
不過也沒有多買。
剛好可以給身邊人做一件衣服。
這可把這大姐嚇到了。
一次性買這么多布回家,現在也不是過年的時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