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有十三個大部族,為了爭奪水源草場以及女人,這些大部族間經常會大打出手,可一旦遇到強大的外敵入侵,這些大部族都會組成松散的聯盟一致對外。
只是打仗的時候,各大部族都是率領各自部族的兵馬,其他部族無權也無法干涉。
正如現在一樣,為何戎人拖了這么久才派人來征討東山郡,無非是各大部族都不想平白消耗自身的實力。
哪怕最后派出了這支各部族聯軍,彼此都互不統屬,不管干什么都需要這些頭領千夫長共同商議出結果。”
“原來如此。”
不同的環境會塑造不同的制度。
在薛云看來,可能會覺得戎人太過松散難以成事。
但對于戎人而言可能早已習慣了這套制度。
“不過這些年來難道沒有人統一過草原嗎?”
薛云忽然想到了一個問題。
“當然有啊,往前數一千年,草原上不乏出現過兩三個梟雄統一整合了草原諸部,偏偏對方死后,草原諸部往往都會陷入內亂,基本過個十年,草原又會變成以往諸族對立的分裂狀況。”
將門世家出身的衛超是讀過史書的。
畢竟史書上記載了無數經典的戰例,從中都能學到不少有用的知識。
比如大魏建立之前。
草原上便存在過一個短暫的統一政權。
當時戎人還不叫戎人,而是稱呼為狄人。
前朝末期,短暫統一草原的狄人兵鋒之盛,南下打草谷的軍隊都一度威脅到中原地區。
如今的北境更是囊括在狄人的版圖之下。
結果大魏建立后,狄人首領一死,為了爭奪首領之位,老首領下面的三個兒子直接爆發了內戰。
然而這場大戰卻沒有贏家,老首領的三個兒子一個戰死,一個死于其他部族背刺,一個暴病而亡。
最終草原又再次分裂逐漸形成了如今十三大部族分割草原的局面。
所以凡是讀過史書的人都知道。
草原諸部強盛的時候,中原朝廷都往往難以抗衡,甚至會出現求和割地賠款的情況。
但中原朝廷強盛的時候同樣會死死壓制著草原諸部。
從時間上來看。
中原朝廷對于草原一直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
往往只有草原統一的時候才能對中原造成的威脅。
偏偏草原往往難以維續自身的統一局面,興盛個幾十年便徹底陷入衰落。
而中原朝廷存續穩定的時間則比較長,少則五十年,多則兩三百年。
這期間草原諸部都會依附中原朝廷,凡是膽敢作亂劫掠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