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了!
這是薛云聽到這個消息后的第一反應。
前腳方融葛預一死,后腳洪覽便立刻召集兵馬。
就像是早有預謀一樣。
想到這里,薛云不動聲色地掃視了一眼在場的所有來賓。
他敢肯定,這里面絕對有暗中給洪覽通風報信的人。
只是不知道對方用了什么方法在極短時間內(nèi)將消息傳遞了出去。
但眼下事態(tài)緊急,已經(jīng)不是追查內(nèi)鬼的時候。
“洪覽突然調(diào)集兵馬這是想干什么?!”
雖然柳何無法確定洪覽是否真的造反。
可郭守孝一聽就知道對方絕對是沖著自己來的。
畢竟在此之前他便和薛云探討過洪覽的問題。
沒想到最壞的情況還是發(fā)生了!
“郭郡丞,放棄幻想,準備戰(zhàn)斗吧。”
薛云知道郭守孝心里始終抱有一絲僥幸。
究其原因。
興許是他從來都沒有將洪覽視作威脅,更多是當成了一個趨炎附勢的墻頭草。
一旦自己能解決掉方融,從而重新掌握東山郡的大權(quán)。
那么洪覽自然會見風使舵改換門庭。
可誰知道洪覽竟然會是一個不甘久居人下的狼子野心之輩。
但身為局外人的薛云卻看得非常清楚。
若是方融和郭守孝一同死去,那么地位僅次于他們的洪覽便能成為東山郡新的主人。
如此大的權(quán)力誘惑誰能抵得住?
至于造反?
失敗了才叫造反!成功了則叫撥亂反正!
正如郭守孝打著謀反作亂的旗號誅殺方融一樣,洪覽同樣能用這一招誅殺郭守孝。
歸根結(jié)底不過是看誰的拳頭大,誰又能成為最后的贏家。
成王敗寇,自古以來都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