饸饹是北方的一道小吃。
蘇婉聽到有人點饸饹,就知道客人應該來自北邊那一帶。
饸饹制作起來不難,只要有蕎麥面就行。
蘇婉以前開餐館的時候,有個熟客就喜歡吃饸饹,因此餐館常年備著蕎麥面。
唯一有點麻煩的是,制作饸饹需要特制的工具。
不過這也難不倒蘇婉,她取來店里的漏勺,將蕎麥面團放在上面,然后用木槌敲打面團,這樣蕎麥面團就被擠成一根根面條漏進滾燙的水里。
蘇婉將饸饹面煮熟,澆上提前做好的面鹵。
同時她還備了一碟燙好的豆芽,還有一小碗蒜醋汁。
這樣客人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加入豆芽菜和蒜醋汁。
饸饹面一端出來,先前唱反調的客人立時深吸口氣,激動的喊道:“就是這個味,快給我端過來。”
當他看到那調好的蒜醋汁,立時將一小碗醋汁都倒進了面里,然后吸溜一口。
旁邊有人道:“那么多醋汁倒進去,他也不嫌酸。”
可這位喜歡吃饸饹的客人,卻一邊吸溜面條,一邊道:“好吃,跟我娘做的饸饹一樣好吃。”
有客人好奇,從來沒見過這種顏色的面條,就上前問道:“這饸饹好吃嗎?”
“好吃。”這位喜歡吃饸饹的客人竭力推薦道:“在我們老家那一片,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能吃到這一碗饸饹。”
聽他說得這么好,有客人出于好奇心,就點了一碗。
蕎麥面吃起來本來就很爽口,蘇婉調配的面鹵又美味,再加上燙好的豆芽菜和蒜醋汁,吃起來鮮香可口。
那喜歡吃饸饹的客人一口氣吃了三碗,吃完后,一改之前的輕視與無理,還鄭重的給蘇婉道了歉。
“老板娘,之前是我錯了。你這家南北小吃,名字起的太對了,不愧為南北小吃。”
那客人真的是心服口服。
面對客人的道歉,蘇婉也只是淡淡一笑:“您太客氣了。要是吃得好,以后常來。”
“一定,我以后一定常來。”
多了這個插曲,客人們對蘇婉起的這個名字也多了幾分認同。
接下來,不管客人們要哪種小吃,蘇婉很快都能做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