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重要的一個變量:受害人還活著。”
林默解釋道,“在咱們國家的司法實踐里,故意殺人罪,如果最終是未遂形態(tài),判處死刑的案例,鳳毛麟角。
不是沒有,但條件極其苛刻,比如造成了極其嚴(yán)重的社會危害,或者手段殘忍到令人發(fā)指的地步。
王某的案子,惡劣,但還沒到那個頂格的程度。”
“所以……”
韓清好像明白了什么。
“所以,孫檢察官開出了一個她自己也知道很難成交的最高價。
她的目的,不是真的要賣出這個價,而是要通過這個報價,錨定所有人的心理預(yù)期。”
林默夾了一筷子金針菇。
“她把天花板定在了‘死刑’。
這就給了法官一個巨大的心理壓力。”
“然后呢?”
陸衡聽得入了迷。
“然后,辯方,也就是我們的劉大狀上場了。”
林默的嘴角,浮現(xiàn)出一絲玩味的弧度。
“他是個聰明的買家,同時他也是個聽話的買家。
他沒有去質(zhì)疑商品本身是假的,也就是沒有否認犯罪事實。
他上來就承認,貨真價實。”
“他只是對價格,提出了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