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惜月沖著竇文漪淺淺一笑,“竇四姑娘,真巧,這么冷的天,怎么也不見你帶個手爐,小心著涼!”
說著,要她就親昵把自己懷中的手爐遞了過來。
竇文漪淡笑婉拒,“盛姑娘,不必了,到宮門業就幾步路,還未入冬,我也沒那么怕冷。”
她們不過一面之緣,關系根本沒到這般熟絡的地步。
她如此示好,倒讓人心中隱隱不安。人心難測,不怪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實在她被上一世的經歷已錘煉出來了。
盛惜月也不勉強,識趣地收回了手爐,聲音輕柔,“罷了,我這會要去東宮看望太子,待會還要去景仁宮陪淑妃娘娘用膳,姐姐,我們不妨一起?”
姐姐?
這稱呼換得有意思。
論理,她比自己大一歲,她才應是姐姐。
那就意味著,盛惜月早已知曉她是將嫁入東宮做側妃?
竇文漪像是聽不出她話中的挑釁,笑意不減,“盛姑娘,還是稱我一聲四姑娘吧。淑妃娘娘那里,我改日再去。”
盛惜月眸底暗流涌動,欲言又止,“對了,聽說章承羨近日就要回京了,他在邊陲立了大功,活捉了北狄的七皇子,要回京獻俘,這次怕是要連升三級。姐姐與他關系親近,肯定會為他的功績感到欣慰吧!”
竇文漪聞言,幾乎差點笑出聲了。
她曾經差點和章承羨定親,章淑妃難免對自己有了隔閡,所以她那句去景仁宮的話,其實是隱晦地提醒自己。
她有章淑妃撐腰。
章承羨一旦回來,得知他心儀的女子要嫁給了自己最好的兄弟,稍有不慎,還會引得他與太子反目。
身為紅顏禍水的她,夾在太子和章承羨之間又該如何自處?
盛惜月確實有幾分本事,話不多,句句都在戳她的痛處。
看來,再超凡脫出的女人,也不愿和別的女人分享自己的夫君。
盛惜月已經恨上了她這個太子妃。
若是沒有上一世和竇茗煙、謝夢瑤、薛氏等人斗法的經歷,她定會被盛惜月這幾句話就搞得心神大亂。
這一世,她確實不愿意困在后宅和任何女子爭斗。
可她都舞到眼前了,再保持沉默,就不禮貌了。
竇文漪嘆了口氣,意味深長道,“盛姑娘,我脾氣不好,是個不好相與的,國師還說我是個災星,專克別人。”
“我三姐姐竇茗煙得了臆癥,所以我才有機會成為沖喜的太子妃,你不妨大膽猜猜看,她為什么會得臆癥?”
“你與太子青梅竹馬,情深義重,你又出身名門,如何能屈居做側妃?太委屈了吧!要不你去給圣上說說,讓他收回成命,別讓我去沖喜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