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禮拜之后,李鋒打了個越洋電話到《香江日報》報社,讓江陽明轉告霍建明,露絲娃娃和魔方的美國專利申請下來了。
得知消息,霍建明大喜!
他隨即找到江陽明,給了江陽明一份設備采購清單,讓江陽明幫忙出面釆購。
注塑機等不及震雄公司明年才推出的震雄第一代注塑機了,霍建明熟知注塑機的發展史,知道1947年成立的日本的日精公司今年已正式生產注塑機,直接讓江陽明采購二十臺鎖模力80噸左右的日精注塑機回來。
隨后,霍建明又讓江陽明幫忙在《香江日報》上打廣告,招聘辰海塑膠玩具廠廠長。
三天后,霍建明在《香江日報》江陽明的辦公室面試了一個名叫陳鋒的年輕人。
陳鋒,22歲,寶安人,于今年畢業于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前身)化工機械系。因劃分那個什么,有海外關系,他的幾個叔父十幾年前便已定居香港。大學畢業后,于上個禮拜和父母一起前來香港,投靠親戚。
剛來香港,他便看到了辰海塑膠玩具廠招聘廠長的廣告,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前來面試。
霍建明和他聊了一會兒,當場便拍板讓自己這位同校同專業的師兄擔任辰海塑膠玩具廠的廠長。
原因很簡單,其一是陳鋒是自己前世的師兄;
其二是塑膠制品生產方興未艾,全世界皆如此,幾乎所有塑料加工工藝都還處于摸索狀態之中,塑料品種也不多,除了自己之外,大家都沒有什么注塑成型工藝的經驗,都在起步階段。陳鋒年輕,又是化工機械專業畢業,學習注塑成型工藝自然比其他人要快些,要容易一些。
其三,基于上述第二點的原因,霍建明現時需要的是一個執行者。他會把乾坤儲物球圖書館里華南理工大學化機系的注塑成型工藝、模具制造、高分子材料等教材抄出來,讓陳鋒去學習,去鉆研,讓他快速成長起來。
任命陳鋒為辰海塑膠玩具廠廠長之后,由于觀塘那邊的第一期廠房還得兩個月才能建好,霍建明只好讓他暫時借用《香江日報》報社辦公室,招聘工人,跟著江陽明一起采購各種生產設備,熟悉露絲娃娃和魔方的生產工藝等等。
一個禮拜后,霍建明將自己整理出來的一套塑膠玩具廠管理體系和抄出來的注塑成型工藝、模具制造等書交給陳鋒,讓他學習。
“香港塑料加工的技術這么先進了么?怎么和自己的教授說的塑料加工全世界都處于起步階段完全不相符?”霍建明離開之后,陳鋒翻看了一下他給的資料,非常震驚,他驚訝的說道。
1955年9月30日,這一天是中秋節。按此前幾年的慣例,霍老爺子把所有在香港的霍姓親戚全都叫到了好運來酒樓一起吃晚飯,一起過中秋節。
好運來酒樓二樓的最大包間里,席開五桌,除了霍老爺子一大家子人,余者大多都是十幾年前從番禺老家來香港定居的同族親戚。
霍建明一家四口自然也來了,羅惠玲首次在霍家所有親戚面前亮相,她人長得清純,容貌秀麗,立即討得霍家諸多女長輩的歡心,圍著她對她噓寒問暖。
霍老爺子和母親在主桌就坐,他安排大太太和二太太還有妹妹等人去其余四桌陪席。
霍建明那位梳著中分頭的霆叔,與他母親一起,被安排在霍建明這桌陪席,他與霍建明關系極好,直接在霍建明身邊的位置坐下。
剛一坐下,他就湊近霍建明的耳邊小聲說道:
“明仔,明天學校放假,不用上課。我阿爸讓我和你說一聲,明天他要坐船去河對面與人談挖河沙的事情,他讓我和你還有阿寰也一起跟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