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可認識通曉劍術之人?”趙煦問道。
周侗沉思片刻,輕聲開口,“回官家,臣幾日前,在京中偶遇一道人,道人為人掐算,卻是隨身帶著一把長劍,臣唯恐道人是什么賊人,在道人收攤時,追著道人到了城外,想要一探究竟。”
“不曾想,這道人實力不俗,早早的發現了臣在追逐,故意將臣引到一間破廟。”
“臣與之大戰后,不分勝負,臣表露身份后,道人才表露身份,自稱荊南李助。”
“那時臣才知曉,那道士是江陵的金劍先生。”
“官家若是想學劍,不妨招募這李助。”
“臣與李助不打不相識,知其李助雖是出家之人,但自身學識不凡,有報國之心。”
“現在正與臣同住,官家若是相召,臣愿效勞。”
“官家,這金劍李助臣也聽過,若是能效忠官家,或可成為臂助。”狄詠緊跟著附和。
他雖然沒與李助交過手,但也聽過李助的名頭。
最重要的是,他清楚周侗的為人和實力,既然周侗都如此推崇,能與周侗不分勝負,那這李助定然不凡。
王升和劉法沒說話,因為他們不認識李助。
“金劍先生李助。”
趙煦挑眉,李助在水滸中的名頭可不低,一手金劍,就是盧俊義也要暫避鋒芒。
而且,李助此人不僅武力不凡,頭腦也清晰,腹有文墨,擅權謀,懂軍事,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最重要的是,李助人脈了得,認識了不少悍勇強將。
在水滸中,王慶能成為四大寇之一,有一大半的功勞在李助身上,這等人才,他若是不收入麾下,那會遭受天譴的。
“既然你等力薦,那朕也想看看這李助是何等奇才。”趙煦輕笑著點點頭,囑咐道,“不過,外臣不可隨意進宮,所以姑父,你今日回去后,需將李助收入御龍弓直,做好契書,著甲衣入宮。”
“是,臣出宮就為李助納名。”狄詠拱手行禮。
“對了,你四位可曾聽過聞煥章此人。”聽聞了李助,趙煦心血來潮,開口詢問。
聞煥章也是水滸中的頂級人才,與后面的太尉宿元景是同學。
今日,他登位后,就看過官員名錄,憑著超強的記憶力,將中樞的官員名字記下,其中就有宿元景的名字。
只不過,宿元景現在只是樞密院兵房都承旨,官職不過正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