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
咚咚——
天空剛泛起一抹魚肚白,皇城中鐘鼓齊鳴,承天門大開,王珪、蔡確、韓縝三人領頭,帶著百官魚貫而入。
百官急行,直奔大慶殿,在大慶殿前的臺階上,按官職高低,分列兩側站立。
大慶殿周圍,侍衛林立,個個披堅執銳,目光銳利,警惕著四周。
宮女和太監各施其職,謹小慎微,緊張且嚴肅,生怕出現一點紕漏。
儀仗隊身居兩側,緊握手中的鼓槌與號角隨時準備吹響。
大慶殿前,臺階最下層,高太后頭戴鳳冠,身著鳳袍,威嚴的站在最前頭。
在她身旁,趙煦頭戴遠游冠,冠上飾以金博山,冠帶用青羅制成。
身著紅金交織的朱明衣,腰纏白玉帶。
在趙煦兩人身后,是穿著同樣隆重的向皇后和朱妃。
向皇后同樣帶鳳冠,著鳳袍,唯一不同的就是高太后的衣服是紅色,寓意火德,是為宋之主宰。
而向皇后的衣服,卻是五彩斑斕,是為彩鳳。
不過,相對于高太后兩人,朱妃要寒顫一些,朱妃因為出生不高,不受高太后認同和喜愛,在昨日高太后就明確告知過趙煦,朱妃不會被受封太后,只能冊封太妃。
趙煦自然不會反駁,他若掌權,朱妃封太后,不會有任何問題,但他現在自己都是如履薄冰,若是受封太后,即使高太后放過她,向皇后也不會放過朱妃。
這時,蘇軾拿著一封黃卷,走到臺階頂層的邊緣,他目光如炬,掃視了四周一圈,面色一正,拿著黃卷高呼,“陛下遺詔,百官跪迎。”
“臣等接旨。”
臺階兩側的官員,盡皆跪倒在地。
周圍侍衛,也迅速單膝跪地。
宮女和太監盡皆俯首,四肢著地,十分恭敬。
趙煦、向皇后以及朱妃也迅速跪下。
整個大慶殿,也只有手持圣旨的蘇軾和神宗生母高太后還站立著。
蘇軾沒有耽擱,在眾人跪下展開黃卷朗聲道,“朕以涼德,纘承大統,十有八載,夙夜兢兢,圖惟化理,憂勤之心,終未能弭災沴,而敬天愛民之念,未嘗少懈。”
“今遘疾彌留,殆將不起,有負先皇付托之重,深惟慚恨……”
蘇軾聲音明朗,穿透力極強,雖是長篇大幅,但沒有一人敢發出什么響動,生怕干擾了蘇軾,從而影響到大典。
“太子趙煦少而聰敏,入孝出悌,令德天成,有仁宗之風,可堪大任。”
“朕亡之后,太子繼位,百官臣服,統御萬民。”
話音一落,蘇軾高舉著黃卷,朗聲高呼道,“臣恭請太子繼位。”
“臣等恭請太子繼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