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助微笑道,“官家即使不說,屬下也有意讓官家學習顧應劍法。”
“這是為何?”狄詠好奇道,“先生一手金劍神出鬼沒,天下無人不知先生金劍,為何先生不授官家自己最強之道。”
王升和周侗也好奇的看向李助。
趙煦若有所思,隱隱猜到了答案。
李助笑著解釋道,“諸位,我這金劍之術,雖是我最強劍術,但卻是走刺客一徒,我用以及諸位用都無傷大雅。”
“但官家是大宋帝王,豈能學此等刺客劍術。”
“官家要學劍,也應當學帝王劍術。”
“而這顧應劍法,乃是蜀漢昭烈帝劉玄德所創,這蜀漢雖建立時間不長,又偏安一隅,但劉玄德也是蜀漢的開國帝王,因此這顧應劍法,也算是帝王劍法。”
聞言,眾人恍然大悟。
“既然如此,那宜早不宜遲,我們現在去練功房,你先教授朕這顧應劍法的套路。”趙煦也對李助這一套說辭,來了興致,迅速起身對眾人說道。
“是,官家。”
狄詠等人拱手行禮,狄詠三人更是興致勃勃,他們也想見識見識李助所說的帝王劍法。
隨后,眾人走出書房,劉法三人見狀,雖然不解,但并沒有多問,跟在趙煦等人身后,一起去了練功房。
“顧應劍法,攻守兼備,強調“顧”(格擋)與“應”(反擊)的結合,雙劍協同作戰,一攻一守,可根據敵人的攻擊方向迅速做出反應,如敵上擊則顧上而應下,下擊則顧下而應上,左擊則左顧而右應,右擊則右顧而左應,前后擊則隨勢顧應……”
很快,眾人來到練功房,李助手持雙劍,一邊說著,一邊舞動劍術。
李助動作不快,刻意放慢了速度。
李助舞動期間,趙煦按捺不住,雙手跟著李助的變化而變化。
顧應劍法一共有三十六路,合天罡之術,招式簡潔而不花哨,更適用于實戰。
趙煦自從有了兩世記憶后,記憶力十分強悍,慢慢的,在周侗等人震驚的目光中,李助只是舞動了兩遍,趙煦就將顧應劍法的套路學習了個七七八八。
“官家這等天賦,我等是望塵莫及啊!”瞧著趙煦如此快捷的學會劍法,王升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官家若是在力量上下些功夫,也定然會是一位馬上帝王。”周侗補充道。
“光祖,你師傅是武學大家金臺老先生,不知有無什么良方,能幫助官家改善體質?”狄詠立刻問道,他之前為趙煦摸過骨,趙煦的學習天賦雖高,但身體天賦卻是差了不少。
但是,他狄家因他父親而興,傳承更多的是兵書戰冊,武學一道,除了藥浴和筑基之法外,并沒有什么改善體質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