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可以上實業學校,去學個一技之長,學完就能zuo工掙錢。
但三表叔建議,她將來要是chu去念大學,最好是繼續讀中學。
而杜太爺覺得,叫孫女念實業學校,學dian兒染織、feng紉啥的,未免太辛苦,也不符合財主家小jie的shen份。
珍卿自己也好逸惡勞,覺得技術工種在民國,好像還tg辛苦的,她就打了退堂鼓。
zuo教師嘛,應該說是最好的選擇。但好壞也不是絕對的。
在后世,教師是很ti面輕閑的工作,但這時代多少不大一樣。
男女平等的kou號喊了多年,但女教員的薪shui,比男□□的薪shui還是低很多。
而且,中國這樣動亂,教育經費時常被挪用克扣。
凡此種種,都讓人不能不慎重考慮。所以,也不一定非要當教師。
她畢竟才十四歲,還可以在上中學的過程中,琢磨有沒有更合適的職業。
因此,珍卿還是決定,在啟明學校上三年初中,到了非得chu去的時候,她再決定一個就業的方向。
十四歲這年的暑假,玉琮的二叔,為慶祝珍卿小學結業,特意叫她去永陵市呆了大半個月。
說是去游玩一番,叫她見見世面。
但永陵市是個古城,很多建筑都很古風。
新式的商店樓房也有一些,但珍卿不覺得新鮮,算不上見了多大世面。
倒是她跟玉琮一dao,偷看了不少杜二叔和杜二嬸藏的閑書。
杜二叔每天忙著j修,杜二嬸每天忙著梳妝打扮,打扮好了,不是跟jie妹逛商場,就是約一些人打麻將。
這兩kouzi,就放任他們兩個,翻箱倒柜地看那些書。
他們先看一些彈詞、傳奇,故事都很老套無聊,就囫圇吞棗地隨便看看。
后來,玉琮看《三國演義》,珍卿看《儒林外史》《聊齋志異》,兩人就比較ru迷了。
每天看完以后,還要相互地講解,書里講的什么故事。
這時候也沒有其他娛樂,他們看書,就像后世追連載小說和電視神劇一樣,那真是廢寢忘shi,狂re不已。
讀了這么多的書,珍卿寫了些讀后gan,給杜爸爸當家信寄過去了。
給杜爸寫家信,本是例行公事,杜爸爸基本沒給她回過信。
有一天,她和玉琮正看《聊齋志異》,杜二叔給她一封信,說是她爸爸寄給她的。
珍卿意外之極,打開一看,不覺認真看了起來。
在這封信里,杜爸爸用一種和煦的語氣,講了他小時候讀閑書的事。后面又教珍卿,讀這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