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五點,東方露出魚肚白。
陸深跟港城所有的騾仔們一樣,頭戴一頂半舊的貝雷帽,挎了碩大的斜肩包,登上了第一班有軌電車。
這是一輛從柴灣到北角的公交。
陸深上車的位置是第三站,所以,車廂里早就人滿為患,木質座椅上坐滿了無精打采的底層打工人。
陸深搶到一根立柱,倚在立柱跟椅背之間,求得了片刻安寧。
二月初,氣溫大概只有四五度的樣子,乘客們哈出的水汽,在玻璃上凝成了一層霧蒙蒙的水霧,顯得車廂里愈發昏暗。
陸深沒時間理會這些。
腳下呈八字站穩,左手捂住胸前挎包,右手伸到背后抓穩立柱,盡量用擠出來的這一點時間,補充著不足的睡眠。
穿越到這里已經三個月了。
穿越前,
陸深是一名橫店群演,為了成名,他進過無數劇組,演過各種角色,但橫漂十年,演得最多的是死尸。
終于,在演了八百多場死尸后,他求仁得仁。
在演一場爆炸戲的時候,因為特效師放多了炸藥,真的被炸成了死尸。
穿越三個月來,
陸深大體也了解了這里的情況,這是一個叫做港城的地方,類似于天朝的香港。
不過,不是新世紀,而是1986年。
無論背景還是社會發展,包括時間線也一樣。
陸深穿越來的身份,是一家小影視公司的執行導演,執行導演的工作繁雜而又瑣碎,反而更像打雜。
他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搬運器材、改劇本、客串配角、喊口令,填寫現場報告,甚至后期剪輯等等。
1986年的港城,一片欣欣向榮。
無論是工廠的流水線還是文化娛樂,都是一片藍海,代價就是從業人員的勞動強度高企,比牛馬還要牛馬,比社畜更加社畜。
像是陸深所在的華耀娛樂,公司正式職員只有六個人。
除了陸深這個執行導演外,公司還有老板兼導演黃威,主演陳文杰、徐雅,攝像師鄭英雄,以及茶水妹趙麗娟。
大家都是身兼多職。
經常拍電影的朋友可能疑惑,這么少的人怎么拍大場面?
屬實想多了。
港城的每一家電影制作公司,都有其特色,不然,根本沒法在港城這種魚龍混雜,競爭激烈的狀態中活下來。
——至于華耀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