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無論投資額,還是影片的質量,這部電影幾乎泛善可陳。
難道讓媒體記者寫,電影名字不錯嗎?
這么宣傳的話,這張熱點卡就算是廢了。
除非……使用熱點卡的負面效果?
那么,狗仔們發揮的余地就大的多了,像是演員稀爛的演技,像是華耀拍電影用的「非常手段」……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若是將負面效果發揮出來,造成的影響要大的多了,屆時,港城大街小巷都開始議論這部影片,就不信沒有人走進影院。
當然,陸深另外的依仗,是電影名字:《九龍迷案:光頭阿妹殺瘋了》
別看只是十一個字。
但每個字都是按照后世的爆文節奏來的。首先【九龍】是港城的繁華區域,跟港城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其二,迷案兩個字,也足以觸動港人之心。
如今港城社會巨變,人心浮躁,外來移民逐年增多,各種黑社會,比如三合會、14k、和勝和等活動猖獗,幾乎每天都會有重大案件發生。
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富豪,都有著強烈的生存危機。
至于后邊【光頭阿妹殺瘋】,則足以打出反差感。
不錯,
光頭阿妹本身就足夠吸睛,阿妹的光頭是天生的,還是后天的?
為什么阿妹禿了這么強?
能拍成電影的案子,必定是重大案件。
光頭阿妹卻能在這種重大案件中殺瘋,碾壓一群黑社會,就算再不好奇的人,也必定要看一眼這個故事。
所以,這個電影名字足以打開港人的好奇心。
這也是電影,在午夜場就能達到63上座率的致勝法寶。
若是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不火起來天理難容。
想明白關鍵,陸深很快在熱點卡背面關鍵詞處,寫上了一個【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