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她也想當兵,沒當成。”秦一舟道,“去當了知青。最開始的時候,那些當知青的人都以為他們真的是去建設鄉下的,二姐一開始也是這么以為的,爸媽希望她去下鄉,她自己也想下鄉,就報名了。到了鄉下,才發現不是那么一回事情。二姐想要回來,讓爸媽想辦法,爸媽那個時候也沒有辦法,只能讓她待在鄉下。”
秦父的工作又不是家中子女能頂替的工作,秦二姐回到城里沒有工作單位,還要被遣返的。秦二姐回到家里,還被街道辦的人找上門,那些人都勸說秦二姐回去鄉下,到后面,秦母也勸說秦二姐回去鄉下。
秦一舟知道的不是很清楚,他十多歲就當兵了,當兵的時間早,又沒有待在家里,哪里知道得那么清楚。
“你跟你大哥分家產的時候,都沒有說你二姐。”宋鳳蘭突然間想到這一點。
“沒說。”秦一舟道,“你覺得我爸媽會把家產分給二姐嗎?爸媽都不愿意多分家產給我們,更別說二姐了。爸是鄉下農民出身,他的想法很傳統,也封建。家產是家里男丁繼承,長子給他養老。”
“……”宋鳳蘭沉默。
“說二姐沒有用的,二姐爭也沒有用。我在他們面前說二姐,我們只會被卷入更復雜的事情。”秦一舟道,“我們還是多考慮考慮我們自己。我已經很對不住你跟梓航了……”
秦一舟真不希望宋鳳蘭還要去操心那些事情,他二姐的事情,他可以去考慮,不用宋鳳蘭去考慮。宋鳳蘭只管做好她自己的事情,過好她自己的日子,她不需要去思考那些問題。
“我也是一個普通人,也會有私心。”秦一舟道,“在這一點上,我跟爸媽跟大哥他們還是挺像的。”
秦一舟自嘲,他到底是秦
家人,哪里可能跟他們沒有一分一毫的相似之處。
“那你們現在都沒有聯系?”宋鳳蘭問。
“沒有。”秦一舟道,“打電話過去,她不去接。寫信過去,她不回。她是打定主意不聯系我們,這能有什么法子?”
秦二姐連秦一舟一起怨上了,她不能回城,得一直待在鄉下,只能在鄉下嫁人。要是她能回城,她可以在城里嫁人,不需要在鄉下過那么艱苦的日子。
“你們家還真是復雜。”宋鳳蘭問。
別看宋鳳蘭跟秦一舟結婚也有幾年了,但是宋鳳蘭很少去問秦一舟那些事情,關注的也不多。宋鳳蘭和秦一舟沒有住在一個街道,不能算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不是青梅竹馬,宋鳳蘭哪里能懂得那么多。
別人沒有說,宋鳳蘭不知道。
“也不算復雜。”秦一舟道,“很多人家家里都有人下鄉,那個年代,家里多個孩子的,基本都有人下鄉。”
就是一些家里條件好的,還是得讓孩子下鄉,那是國家的政策,不能不按照國家政策走。要是多個孩子,還沒有孩子下鄉,別人也會盯著,有太多的身不由己。
秦父秦母當初讓秦二姐下鄉,也說覺得家里幾個孩子,不能沒有人下鄉。反正秦二姐沒有工作,讓秦二姐下鄉合適,秦二姐當初也很有干勁兒,那是因為秦二姐年輕,她對下鄉存在誤解。
而親父從小就在鄉下長大的,他知道鄉下是怎么樣的,但是他還是沒有跟女兒說,還是讓女兒下鄉。
“我有姑姑啊。”秦梓航嘀咕。
“你有姑姑。”宋鳳蘭道,“有沒有犯困,要不要睡覺?”
“不要。”秦梓航搖頭,“再看一會兒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