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下去吧。有空啊,你去看看馮銓。安慰安慰他”
朱由檢抬起右手,向外揮了揮,示意魏忠賢可以走了。
魏忠賢緩緩站起身,雙手抱拳。倒退著走出東暖閣:“老奴,告退。”
朱由檢繼續觀看,下面的卷子。
這個士子名叫倪元璐。
[學員認為,奴酋皇太極率領大軍,繞到蒙古科爾沁部,殺到北京城下。陛下可以全城戒嚴,像天下發布勤王令,招天下忠貞之士勤王。]
[皇太極遠道而來,糧草必然補給困難。堅守半年的時間,皇太極因為糧草短缺而被迫退兵。]
[到那時,陛下可以派出一員大將。率領精銳騎兵追殺,必定能大勝。]
朱由檢看完他的卷子,表情有些動容:“有點東西。”
倪元璐這個士子,還是有點真才實學。
“王承恩。這個倪元璐,進士一甲...狀元。”朱由檢想了想,語出驚人道。
他是這么考慮,治理天下。還需要文臣,也就是讀書人。
但是,他和東林黨是撕破臉皮。換句話來說,江蘇和浙江兩省的士子,是不能在用了。
北方省份的讀書人,還是可以用。可以拉攏一匹。
王承恩回過神來,伸手接過這份卷子:“是,皇爺。”
第四份卷子,士子的名字是陳新甲。
朱由檢喃喃自語:“陳新甲?”
[學員認為,皇太極繞道蒙古,攻到北京城下。陛下可以以守為攻,在攻城戰中消耗建奴八旗兵的兵力。等到時機,建奴強攻一個月,士氣必然由盛轉衰。這是可以派出,一員精銳大將。率領京營兵馬,夜襲敵營。一戰定乾坤。]
這個名字很熟悉,朱由檢回憶起來。頓時恍然大悟。
這個陳新甲,在后世小有名氣。是一個倒霉蛋。
崇禎想要和清廷皇太極“私下議和”,但是又放不下面子。授意時任兵部尚書的陳新甲,去暗中和皇太極議和。
皇太極這邊,也是想要迫切的議和。好削除其他貝勒的勢力,收回兵權,避免江山落入他人之手。
誰知道,議和的事情傳了出去,朝野震動。
陳新甲的能力,不用懷疑,但崇禎的政策搖擺不定,又不想承擔責任,坑死了陳新甲。
原主崇禎,為了自己的面子。就殺了陳新甲,作為替罪羊。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議和是一種很好的選擇,能夠換來幾年的和平。
可是,原主是藩王出身。疑心病重,做事瞻前顧后,優柔寡斷。
朱由檢拿起,這份卷子。遞給王承恩:“這個陳新甲,進士一等,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