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蕭里精準捕捉到故十方的位置,淡淡看他一眼,隨即收回目光,解開西裝紐扣,在會議桌旁邊的位置落座,朝院長微一頷首。
他只是來旁聽,說了不必介紹。
院長向主持會議的副手示意繼續。
醫院的幾個科研項目全部審核通過,除了故十方的“精神醫學研究組”。故十方還有什么不明白的,他看向栗蕭里。
栗蕭里風波不動。他以新股東,也是仁和醫院大股東的身份坐在這里,就是要明確地告訴故十方——是我做的。
栗蕭里成為仁和醫院大股東后,栗炻集團要進軍醫療行業的消息鋪天蓋地而來。外界不免聯想到幾個月前的“除顫器事件”,猜測栗炻那時投放三千臺除顫器便是對醫療行業釋放的信號,最后這個果結到了仁和醫院。
有種破了懸案的感覺。
仁和醫院背靠栗炻這棵大樹前景可觀,南城其它民營醫院有點坐不住了,紛紛以各種方式向栗炻拋出橄欖枝,還有多家醫療設備制造商也通過各種渠道接觸栗炻,尋求合作。
一時間,栗炻又被萬眾矚目。
栗蕭里接受了一次采訪,他沒有多談,只表達了兩點,“初涉醫療健康業務,栗炻會按照醫療健康行業的規律來發展,不會對藥價和檢查費進行壟斷控制,堅持醫院公益性,對醫德負責。”
至于第二點,他說:“仁和已經和南城急救中心達成合作意向,共同建設社會4分鐘急救應急響應系統,通過120指揮調度開放城市急救志愿者的精準定位。為此,仁和將在年內,預計對本市的重點公共場所配置七千臺aed,并同步完成對重點公共場所工作人員的急救培訓。”
這是要打造一個“社會4分鐘急救圈”,通過120開放aed設備定位,以此提高急危重患者入院前搶救成功率。
加上上次投放的三千臺除顫器,半年時間不到,栗炻光除顫器的投放就將達到一萬臺,保證了整個南城的除顫器需求。盡管有聲音說,除顫器的使用率不高,這樣大肆投放會造成資源浪費,但這個單是栗炻來買,于市民而言全是益處。
“除顫器效應”再次發酵,栗炻的健康醫療形象一下子立住。
方知有都傻眼了,“栗蕭里是商業奇才啊,他這決策力和執行力絕了!”她問星回,“他是不是知道你失憶了才進軍醫療行業,否則怎么會有這么大的動作?”
星回自嘲道:“你太高估我了,我哪兒有那么重要。”
方知有發現她情緒不對,主動提了網上的事,“聯姻的事他怎么說,是被家里逼婚了?”
星回輕呵一聲:“他不愿意,誰能逼他?你看他像是受人逼迫的人嗎?他逼人還差不多。”
方知有勸:“可他的態度我也看得清楚,是想復合沒錯的。他要是誤會了故醫生,你就解釋一下。”
提到這個星回就來氣,“他那架勢就像我劈腿了似的,我是在和他分手后才認識的故十方,他憑什么懷疑我質問我啊?誰規定了認識了新朋友要向前任報備的?我有什么可解釋?我沒錯!”
“沒說你錯。”方知有的想法簡單而粗暴,“他就是吃醋,也是因為在乎你愛你,你讓讓他。”
星回一聽這話更委屈了,“真在乎我愛我為什么不顧我的感受?他都不用道歉,只要緩和了語氣和我說話,我就乖了,他從來看不到。你知道嘛,他居然拿故十方威脅我去和他領證!瘋得連婚姻自由都忘了!他犯法了!也不怕我報警,還嚇唬我!”
方知有才知道兩人鬧成了這樣,她頓時火了,沖去綺麗問吳歧路,“栗蕭里到底要干嘛啊?他怎么不把民政局買下來,直接做個結婚證把星回綁回家呢”
吳歧路試圖用玩笑安撫,“說什么呢,萬一經你提示他真買下來就完了。”隨即護短地說,“星回也是太倔了,干嘛和他硬碰硬呢,示弱示軟不會嘛,撒個嬌啊,蕭里最吃她那一套了,她不知道嗎?”
方知有更護短,聞言要掀桌了,“憑什么對他示弱示軟?這是談戀愛,要兩廂情愿,合則來,不合則散,誰慣著誰啊?怎么的,還要星回哄著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