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要提及的事實在太可笑,沈邱川忍不住嘆了口氣:“那么——”
“我問你,為什么攔截我的面試電話?我高考當天的輕微骨折,真的只跟卡希特有關系?李建又是為什么針對我?”
年少的她,太過于依賴董寓釋放的那一點善意,渴望擁有如家人一般的好友。再加上出國的確對未來發展有幫助,她毫不猶豫地下定決心,打算再陪董寓走一段路。
學術條件不達標,她就專心致志搞學習,提高成績。
語言條件不達標,她就花費五百個小時學法語,tef考到c1等級。
資金條件不達標,她不惜掏出一部分親人留下來的遺產,用于交學費,又拼命打工攢生活費。16歲,剛剛能打工的年紀,她一邊在網吧當網管,一邊在酒店擦地板。
一切準備就緒,她做了專業知識方面的練習、口語練習,面試通過后就能拿到offer。
可惜,毀于一旦。
留學這件事,始于董寓,終于董寓。
沈邱川沒辦法,最后只能上一所國內985,并在2年內完成了學業,提前畢業。
不止是留學這一件事,除此之外,自小學起,她就經常被迫跟董寓一起挨罵。因為董寓好奇心強,且經常在她耳邊念叨“實踐出真知”,每次遇到奇奇怪怪的植物,總要拉上她一起探究,她拒絕不了,被迫逃課。
說是一起探究,實則是一對一解惑小課堂,董寓問她為什么、怎么回事,她負責充當工具人作答。
有一次,她們逃課的時候,被一位老師發現,那位老師很贊賞董寓這種精神,在開會時特意表揚。后來又經過董寓家長的包裝加工宣傳,學校給董寓評了個“科學之星”榮譽稱號。
當然,董寓這么大的膽子不止用來逃課,甚至敢多次在課堂上公然駁老師面子,讓老師下不來臺。末了還要扭頭問她:“小邱,我說的沒錯吧?”
一邊是不能受拒絕的好友,一邊是嚴厲的老師,她保持緘默。結果是連帶著她一起進辦公室。
按理說受罰該是兩個人的事。但是董寓有家長兜底,最重的懲罰是口頭教育。所以實質性的懲罰就落在她一個人頭上。
跑操、打手掌心、念檢討……
成績優異如何?拿競賽獎又如何?老師對她的評價永遠都是——“花枝招展,愛耍小聰明”。
她辯解,她說自己沒有打扮。沒人信,董寓帶頭開她的玩笑,夸她用的粉底液品質好。
她容忍不了任何人對她評頭論足,就在眾目睽睽之下,朝臉上潑了一盆糊眼睛的卸妝水,剪成了短發。
諸如此類的事,她默默做了十年。
上述這些,到頭來卻算她自討苦吃。
數不清多少次,她替董寓蒙騙自己。
騙過了別人,也騙過了自己。
因為你需要我
對于這一切,董寓給出的回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