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后世再也沒有人見過神明,可在世人的心中,卻堅定不移地相信,神明一定在某個地方,默默地庇佑著世間。
因為正是從那天起,世間海晏河清,再無妖魔。
------------------------------------------------------
尾聲
那是那場浩劫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
原本已經成了半個廢墟的望月城,在人們的鍥而不舍下,再次重建,并自稱是“神的城市”。
那場浩劫中幸存的人們,在海邊修建了一座神廟,里面供奉的,正是拯救他們的神明。
神廟整體都是由白玉雕刻而成,金色的琉璃頂會在第一道晨曦中,綻放出耀眼的光澤。
神廟前的香爐終年香火不斷,神龕之上云集了世間至臻至寶。
貢品雖然珍貴,可是似乎并沒有討得神明的歡心。
終于有一天,神明不開心了,望月城連續幾天陰雨綿綿。
人們誠惶誠恐地跪在神龕前金絲織成的團墊上,誠懇地發問:神啊,到底什么樣的貢品才能讓您滿意?
他們拿出黃金,拿出白銀,拿出玉石,拿出翡翠,拿出無數珍寶,絲毫不吝嗇地放入神龕之上。
可是神似乎更不高興了。
就在人們圍在一起商量著如何才能讓神明滿意的時候,某一天從外面來了兩個人。
那是兩個年輕人,一人身著黑衣,一人身著白衣,氣度不凡。
白衣人饒有興趣地聽著關于神明的傳說,指著神像問道:這神像肩膀上的小人又是誰?
于是立刻有人與他解釋,那小人是神明的人偶,當年神明救世的時候,那小人偶就是在他身邊的,所以便塑在一起了。
白衣人饒有興趣,黑衣人卻神色淡淡。
見這兩個外鄉人談吐不凡,頗為見多識廣,于是那晚人們拿來好酒好菜招待他們。
順便與他們提起來最近神明心情不好,不知道什么樣的貢品能令神明滿意。
外鄉人于是從隨身的包裹里拿出來幾個點心給他們:試試這個。
望月城的人們將信將疑,于是將金銀玉石統統撤了下來,將那幾塊點心放在了神龕上。
說來奇怪,就在貢品放上的第二天,天氣晴了,陽光普照大地。
人們恍然大悟,從此開始在天下間搜尋各色各樣的點心,擺上神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