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在戰前卸任大都督,對于江東士氣定會有所打擊。
而后孫劉兩家達成聯盟,江東多出一個盟友,以及兩萬友軍,又會振奮士氣。
一進一出,相當于沒有影響。
可若是江東的前任大都督,跑到敵軍營中任職
可想而知,一旦周瑜出現在曹營,對于江東的士氣打擊,絕對是毀滅性!
“這個提議妙!”程昱開口分析,道:“一者,周郎出現在我軍之中,能極大打擊對方的軍心士氣。”
“江東的士卒聽聞,他們曾經的大都督都轉投丞相,定然毫無戰意。”
“二者。”程昱繼續道:“周郎在江東多年,沒人比他更了解江東。”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程昱拱手道:“丞相,若得周郎效力,江東在我軍面前沒有任何秘密。”
“還有三者。”蔡瑁連忙補充道:“荊揚二州,水戰無出周郎其右者。”
“若周郎能來軍中效命,卑職愿讓賢,由周郎來擔任大都督職位。”
“哦?”曹操這次認真起來,“德珪對周郎這般推崇?”
“丞相明鑒。”蔡瑁正色道:“不怕您取笑,末將的水戰之能,尚且不如當初的黃祖將軍。”
“而黃祖將軍在占據上游、據城防守等優勢的情況下,還是戰敗于周郎之手。”
簡而言之,蔡瑁不如黃祖,黃祖不如周瑜。
“丞相。”程昱又補充道:“別忘了,周瑜背后是廬江周氏。”
“若能得此人效力,廬江周氏也能為丞相所用,廬江郡也能拿到手。”
“嗯,你們說得非常對。”曹操連連點頭,“早就聽聞江左周郎大名,乃是年輕有為的英豪之輩。”
“昔日孫郎還在時,正是得周郎相助,短短數年便掃平江東,克成基業。”
曹操當即下定決心,看向提議招攬周瑜之人,問道:
“子翼,你既然提議招攬周郎,可有什么想法?”
“不瞞丞相。”蔣干撫須而笑,“卑職與周郎有同窗之誼。”
“嗨呀!”曹操一拍大腿,笑道:“差點忘記,子翼辯才無雙,獨步江淮,乃是周郎的同鄉,沒想到你們還有同窗之誼,這下好辦了。”
“丞相。”蔣干毛遂自薦,“卑職愿走一趟廬江,替丞相游說周郎,讓他前來軍中效力。”
“可有把握?”曹操熱切詢問。
“以我對周郎的了解,他定然不是怯戰,肯定有另有原因,才使得他離開江東。”蔣干推測道:“若卑職所料不錯,或許是受了什么委屈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