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秋水不在乎,她是孤兒,沒爹沒娘,年紀又小,不將自己弄得難看狼狽些,指不定哪一日就被街上游竄的人販子拖走了。
葉秋水白天在酒肆跑腿,她口齒伶俐,人又機靈,常有客人打賞,葉秋水是個很好學(xué)的孩子,她深知只會端盤子擦桌子是不會有大出息的,要么讀書好,要么掌握一門手藝,才有可能改變命運,她善于模仿,端茶送水時還不忘觀察掌柜與其他伙計的動向。
酒肆人多,店家每日迎來送往,什么人愛喝什么酒,吃什么肉他都牢牢記著,葉秋水記住掌柜與客人們說的話,心想,若是她是掌柜,該怎么接待客人。
有時店里忙不過來,葉秋水會幫掌柜記賬,她漸漸學(xué)會打算盤,手指靈活,有客人見了,不免驚嘆,“好厲害的丫頭,算盤打得快,賬目記得也好。”
“你多大了?”
問話的是個貴婦人,盤著頭發(fā),鬢邊簪一枝紅梅,著裝講究雅致,袖中盈滿清香。
葉秋水答道:“回娘子,我七歲了。”
“好孩子,你叫什么?”
婦人笑面盈盈,目光慈愛。
“葉秋水。”
“哪幾個字?”
葉秋水抬起頭,雙眸明亮,不知道為什么,對面的婦人覺得她似乎背挺得更直了。
她揚起笑臉,一字一頓認真回答:“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秋水。”
婦人輕笑,“你讀過書?”
葉秋水搖頭,“只學(xué)過幾個字。”
婦人問:“我從珍祥街來,
下獄
“江泠知情不報,犯了包庇之罪。……
多事之秋,
為避免再生事端,江二爺草草下葬后,宋氏便要帶著江泠去京城投奔父兄。
宋家祖地在鳳翔,
但宋氏的父親同哥哥有出息,皆在京中任職,
他們與宋氏一樣,也十分關(guān)心江泠的功課,
隔兩個月就要書信一封問候,宋氏倚仗父兄,
江二爺出事后,
她也不算沒指望。
前幾日江泠去信京城,
想必父兄也該收到信了,
宋氏堅信,到了京城,自有人會照應(yīng)她們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