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葉秋水和宜陽一起出城,每年這個時節,芳園的梅花都會盛開,那里有技藝精湛的花匠,能培育出許多名貴艷麗的花種,芳園的冬日同春天似的,百花爭艷,宜陽每年都要過來小住兩日。
出城的路上,葉秋水掀開簾子,臨近年關,京師各坊已經展現出喜慶的氣氛,車水馬龍,比肩接踵,小販的吆喝聲都比往日更響亮些。
家中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廚子,足不出戶就能嘗遍天下美味,精致的小碟上擺著的才叫食物,許多民間的小吃,宜陽是瞧不上的,嫌臟。
看到葉秋水往外看,宜陽也探頭,路邊站著許多賣炭翁,挑著擔,一聲一聲叫賣,天寒地凍中,還有不少乞丐,形容狼狽,衣衫襤褸地窩在角落里,身子凍得發青。
葉秋水于心不忍,叫車夫停下,下車,掏出荷包,將錢分給乞丐。
宜陽沒有下車,她腳下穿的,是揚州府上供的織錦繡鞋,很是精巧脆弱,極易勾線。
大街上石磚坑坑洼洼,不像在家中,地面平整,磚縫瓷石,還鋪了厚厚的地毯,就是光腳走在上面也不冷,織錦繡鞋最適合在這樣的環境中穿。
這雙鞋子是新上供的,宜陽可不想現在就弄壞。
她探究地環視四周,目光清澈,又帶著幾分倨傲,等葉秋水分完錢了,回到馬車上。
宜陽好奇地問:“外面這么冷,怎么他們還穿那么少?”
她不明白,什么叫做乞丐,這些似乎只是話本上才有的存在。畢竟自幼生活在長公主府,時常出入金碧輝煌的皇宮,平日出行都是乘坐馬車步攆,何時低頭去看過這群人。
葉秋水解釋道:“他們都是走投無路的窮苦人,并非不愿意穿厚衣服,只是實在囊中羞澀,無力避寒。”
宜陽心中對窮的概念很模糊,聽她這么說,也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好可憐啊他們。”
“那你剛剛給他們多少錢?”
葉秋水說:“半吊錢。”
宜陽對這個數字更加沒有概念,“這是多少?”
“兩吊錢是一兩。”
“這么少?”
宜陽皺了皺眉,腹誹,葉秋水家財萬貫,怎么出手這么小氣。
她揚聲,讓隨行的丫鬟給每個乞丐都發五十兩銀子。
一點點零花錢罷了,每年過年的時候,宮里的娘娘都會賞賜她許多東西。
葉秋水一聽,“別……”
丫鬟已經領命過去了,打開荷包,乞丐們頓時眼前一亮,全都撲過去。
五十兩,不知多少年可以不愁吃穿,一開始還只是乞丐來領錢,后來,許多行人亦加入其中。
出門時宜陽帶的錢有限,沒法照顧到所有人,錢發完了,丫鬟回到馬車旁,剛走幾步便被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