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打擾瀟宸,只是在演武場中央站定,朗聲道:“今日,我便講講引氣境的要訣。”
所有部族子弟都立刻圍了過來,就連那些原本在錘煉體魄的成年人,也紛紛側目,仔細聆聽。大長老親自講解修行要訣,這樣的機會可不多得。
瀟玄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傳遍了整個演武場,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仿佛能直接印入人的腦海:
“引氣境,看似粗淺,卻是修行之根基。根基不牢,地動山搖。何為根基?一為肉身,二為神魂,三為靈氣之純度。”
“肉身如容器,容器不堅,難以納靈;神魂如火焰,火焰不旺,難以化靈;靈氣如清泉,泉源不凈,難以養身。”
“故引氣境,需三者同修。每日引氣三個時辰,淬煉肉身一個時辰,靜心凝神一個時辰,如此方能平衡,方能扎實。”
他一邊說,一邊伸出手指,對著旁邊一塊半人高的青石虛空一點。
“嗤”的一聲輕響,一道微弱的氣流射在青石上,竟留下了一個細密的小孔。
“看到了么?”瀟玄環視眾人,“引氣境的靈氣雖弱,但若能精準掌控,亦可穿石。關鍵在于‘凝’與‘準’。凝則不散,準則有力。”
他又指著演武場邊緣一棵千年古木:“此木扎根千丈,歷經風雨而不倒,在于其根深蒂固。修行亦然,引氣境便是扎‘根’,根扎得越深,未來的路才能走得越遠。”
瀟宸聽得極為專注,心中諸多疑惑豁然開朗。他之前只知一味吸納靈氣,卻忽略了肉身與神魂的同步錘煉,更不懂靈氣的“凝”與“準”。難怪他的靈氣總是渙散,難以發揮真正的效用。
“大長老,”一個身材瘦小的少年忍不住問道,“那……如何才能做到‘凝’與‘準’?”
瀟玄看向那少年,淡淡道:“凝氣如捏拳,需收放自如;準氣如射箭,需心手合一。方法無他,唯‘練’爾。”
他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根枯枝,遞給那少年:“拿著,每日以靈氣灌注枯枝,對著百米外的樹干練習瞄準,直到能做到指哪打哪,靈氣不散,你的引氣境便算小成了。”
那少年接過枯枝,眼中滿是興奮。
瀟玄又看向眾人:“你們皆可如此練習。三日后,我會查驗你們的進境。”
說完,他便走到演武場邊緣,盤膝坐下,閉目養神,任由族人們自行練習,不再多言。
演武場上,瞬間熱鬧起來。不少人都學著瀟玄的樣子,撿起枯枝或石子,嘗試著將靈氣灌注其中,對著遠處的樹木練習。一時間,各種大小不一的氣流呼嘯著飛向遠方,大多都歪歪扭扭,要么未到樹木便已消散,要么力道分散,只能在樹干上留下一點微不足道的痕跡。
瀟宸也撿起一根枯枝,感受著體內那米粒大小的本源靈氣。他深吸一口氣,嘗試著用意念引導靈氣,緩緩注入枯枝之中。
起初,靈氣剛進入枯枝便迅速潰散,根本留不住。他不氣餒,按照瀟玄所說,將心神高度集中,如同捏拳一般,小心翼翼地收縮靈氣,不讓它四處擴散。
一次,兩次,三次……
汗水順著他的額頭滑落,浸濕了衣衫,手臂也因為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而微微發酸,但他依舊沒有停下。
不知過了多久,當他再次將靈氣注入枯枝時,那股原本渙散的氣流,竟奇跡般地凝聚在了枯枝的尖端,散發出淡淡的微光。
“成了!”瀟宸心中一喜,猛地抬手,對著百米外一棵古樹的樹干擲出了枯枝。
“咻”的一聲,枯枝帶著一道微弱的氣流,劃過一道弧線,精準地射在了樹干上,雖然力道不大,只插入了寸許,卻穩穩地釘在了那里,并未潰散。
“好!”不遠處傳來一聲低贊,卻是瀟虎。他不知何時也在練習,看到瀟宸成功,下意識地喊了一聲,隨即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轉過頭,繼續自己的練習。
瀟宸微微一笑,沒有回頭,而是再次撿起一根枯枝,開始了新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