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佐木小次郎身法展開,如輕云閉月,似流風回雪。物干竿在他手中化作漫天劍影,并非簡單的刺擊,而是融合了削、抹、撩、帶的精妙變化,從四面八方、匪夷所思的角度攻向裴旻周身要害。每一擊都迅若驚鴻,刁鉆狠辣,正是“燕返”精髓——亂燕穿云。
裴旻身形穩立原地,不動如山岳。手中長劍卻舞動如風雷。劈、撩、格、掛、點、崩、絞、截……盛唐劍術的磅礴大氣、剛猛迅捷、精妙變化被他演繹得淋漓盡致。以力破巧;以巧破速。他并非被動防御,每一劍格擋或閃避之后,必蘊藏凌厲無匹的反擊,劍鋒所指,直指佐佐木小次郎招式轉換間的微小間隙,迫使其不得不回防變招,將速度優勢生生打斷。
兩人以快打快,以巧破巧,在戰場上演繹著速度與技巧的極致碰撞。
五十回合。
六十回合。
兩人竟斗得難解難分,旗鼓相當。
佐佐木小次郎眼中寒光大盛,久攻不下,他的耐心與驕傲被徹底點燃。在一次鬼魅般的側身滑步后,他身形陡然凝滯,雙手緊握物干竿,高舉過頂,全身的精、氣、神、意瞬間凝聚于刀鋒之上。一股恐怖劍意如同實質般籠罩裴旻。整個戰場的氣流仿佛都為之凝固。
燕返——奧義·燕歸來。刀未出,意已至。此乃斬斷飛燕軌跡,逆轉生死之劍。
裴旻瞳孔驟然收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在心頭涌現。他并未慌亂,反而在生死剎那保持絕對的冷靜與專注。盛唐劍圣的底蘊轟然爆發。他沒有退,不退反進。迎著那必殺一刀,他口中發出一聲清嘯,手中長劍爆發出璀璨光華。人劍合一,化作一往無前的煌煌劍虹。
以攻代守,破釜沉舟。
“嗤,”
“噗。”
兩道聲音,在戰場中幾乎同時響起。
裴旻那凝聚畢生修為的劍虹,險之又險地擦著物干竿刀鋒的邊緣掠過,劍尖洞穿了佐佐木小次郎持刀的右肩胛骨深處,劍鋒的勁力瞬間爆發。
而佐佐木小次郎的物干竿,也因這重創和裴旻搏命一劍帶偏的力道與氣機,那“燕返”奧義未能完全爆發出來,刀鋒貼著裴旻的左肋急速劃過,刀刃割裂唐裝,帶起血花,留下了一道深可見骨的狹長傷口。
兩道身影交錯而過,各自踉蹌數步,方才站定。
裴旻左肋鮮血涌出,染紅了半邊衣袍,劇痛襲來,讓他眉頭緊鎖。但他腰桿挺直,握劍的手穩,眼神銳利。盛唐劍圣的傲骨與堅韌,展露無遺。
佐佐木小次郎右肩血流如注,染紅了深藍劍道服。物干竿再也握持不住,“哐當”一聲掉落在地。他左手捂住傷口,試圖止住鮮血,臉色慘白,汗珠從額頭滾落。他看向裴旻的眼神中,充滿了震驚、不甘、挫敗,以及一絲對眼前這位真正劍道強者的、發自內心的復雜敬意。他的右臂連同“燕返”,已被徹底廢去。
裴旻緩緩轉過身,帶血的劍尖指向對手,聲音略顯沙啞,卻帶著盛唐的豪邁與威嚴:
“東瀛劍客,劍術確有獨到之處,速度之快,技巧之精,世所罕見。然,汝之燕返,終有軌跡可循,氣機轉換之間,便是破綻所在。吾唐劍之道,在堂堂正正,亦在洞察秋毫,于萬軍叢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汝,敗了。”
佐佐木小次郎深深看了裴旻一眼,目光掃過地上染血的物干竿,又低頭看了看自己血流不止、已然廢掉的右肩。最終,他艱難地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受教了。”
【櫻花國英靈:佐佐木小次郎,戰敗。】
【第十二場國運戰場,龍國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