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的聊天,還在繼續。
蘇明對周總這商界大佬,能從“饅頭哥”的案例中反思自身,也頗感意外。
大佬不應該都很有主見,堅持自我嗎?
這么謙遜?
只能說——
越是上層,學習和反思的能力往往越強。
也在這時,導演王陽輕微調整了下耳麥。
他其實一直在與臺里溝通。
此刻,正是他掌控全場節奏的時候。
王陽深吸一口氣,臉上帶著恰到好處的笑容,緩緩開口。
“其實,每個家庭都有其獨特的難處和優勢。”
“就像陸先生家,孩子可能活潑了些,但那份天真爛漫、社交能力,是多少家庭求之不得的。”
“周總家孩子穩重,目標明確,從小打下堅實基礎,未來成就自然不可限量。”
“饅頭哥雖然教育方式劍走偏鋒,卻也意外取得了奇效。”
“咱們這三組家庭,都非常優秀,各有千秋!”
他這番話,既是客觀總結,也帶著明顯的圓場意味。
畢竟是電視節目,總不能讓嘉賓真下不來臺。
話術,很重要。
“我們這檔《不一樣的成長》,請的四組家庭,其實代表了當下幾種比較典型的教育模式和家庭背景。”
“陸先生家是演藝圈家庭,光鮮背后有聚少離多的煩惱,教育理念偏向放任孩子自然成長,快樂至上。”
“周總家是典型的精英教育,從小規劃,目標導向,強調資源高效利用與未來競爭力。”
“饅頭哥家,算是網絡時代催生的非主流模式!”
“以游戲為切入點,反向激勵,爭議雖大,卻也確實培養出了一個抗壓極強,甚至對游戲產生反感,渴望讀書的孩子。”
王陽導演說到這里,故意停頓。
目光掃過眾人,成功吊起了所有人的胃口。
“至于第四組家庭……”
不僅僅是蘇明和直播間的水友。
連陸嘉言和周啟明夫婦,也都投去了強烈的好奇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