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是否繼續進攻?”楠木正虎在一旁小心翼翼地問道。
他是松永家的重臣,同時也是前朝余孽的后代。
去年在松永久秀的幫助下,由正親町天皇下旨,赦免了其祖楠木正成的“朝敵”罪名。
楠木正成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南朝重臣,與北朝的足利家是死敵。
南北朝最終被北朝足利家的室町幕府統一,楠木氏一族被定性為“朝敵”,永世追殺!
根據軍記物語《太平記》的記錄,楠木正成曾立下遺言:即便七度輪回也要討伐足利家。
也就是畫個圈圈,世世代代詛咒你。
此次朝廷下旨恢復楠木正成的名譽,直接就讓足利家失去了大義名分,使得幕府的權威再度跌落。
“不必了。”松永久秀微微搖頭,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首戰已敗,命令撤軍吧。”
他明白,繼續戰斗下去只會徒增無謂的傷亡,士氣已然全無的足輕們,再難有進攻之力。
“是!”
隨著松永久秀一聲令下,軍中號角聲大作,短促的嗚鳴聲劃破戰場的喧囂。
咔~咔~咔~
足輕們聽到這熟悉的邊鼓聲,紛紛停止了進攻的動作,開始有條不紊地往回撤退。
在日本戰國時期,軍隊的指揮和信號傳遞主要依靠聲音(太鼓、法螺貝、鐘)和視覺信號(旗幟、幔幕)結合。
進攻時擂鼓(陣太鼓)急促,吹法螺貝用激昂長音。
撤退時法螺貝用低沉短音,重復三次。陣太鼓反向敲擊鼓邊(用鼓槌敲擊鼓框)。
看著松永軍的足輕們開始有序地往回撤退,筒井方的瞭望櫓上,瞭望兵扯著嗓子大喊:“敵退了!敵退了!”
“贏了!我們贏了!為勝利歡呼!”筒井方的足輕們則爆發出勝利的歡呼。
“ei,ei,oh!”
“ei,ei,oh!”
“ei,ei,oh!”
足輕們一邊喊著,一邊互相拍著肩膀,有的甚至跳了起來,完全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
這種歡呼聲是日本戰國時期獨有的,簡單而有力,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和對敵人的蔑視。
這三聲高呼,讓坐在本丸御殿的筒井順慶,不用出門看,就知道打勝了。
果然沒一會兒,小泉元秀又跌跌撞撞的跑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