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人心齊,富士山移。只要我們團結一心,眾志成城,再強大的敵人也難以攻破我們的防線?!?/p>
“反之,如果人心渙散,再多的兵力、再足的糧草、再堅固的城墻也無濟于事?!?/p>
說完,還自己點了點頭,附和自己的觀點。
“你們說得都是實戰(zhàn)方面,而我是從戰(zhàn)略全局的角度來看。”筒井順慶故意在此停頓。
“戰(zhàn)略全局?”眾人面露疑惑。
“沒錯??偨Y一句話:天時地利人和,是決定籠城勝負的關鍵?!蓖簿槕c沉聲說出了答案。
“天時地利人和?敢問主公何解?”眾家臣仍然不解。
武士階級雖然壟斷了知識,但能研習的兵書卻很少,根本就沒看過《孟子·公孫丑下》。
從中華流傳而來的,無非是《孫子兵法》《吳子》和《三略》這三部經(jīng)典兵書。
而且?guī)缀鯖]有人能參悟其全部精髓,若有人能領悟其中的一兩句話,就屬于很厲害的兵法家了。
比如一個叫山本勘助的獨眼瘸子,就是靠著“兵者,詭道也?!钡谋宜枷?,成為了武田家的軍師。
筒井順慶看著不解的眾人,開口問道:“現(xiàn)在是什么時令?”
“現(xiàn)在是……入秋啊。”有人回答。
“入秋……秋收?主公是指秋收嗎?”島清興第一個反應過來。
農(nóng)兵農(nóng)兵,農(nóng)在先,兵在后。他們在農(nóng)忙時令,是要回家務農(nóng)的。
尤其是秋收。
不收糧,他們吃什么?
不收糧,他們拿什么繳納年貢?
而且如果錯過秋收,這地方領主們也不能答應啊。這可關系到自家年貢的收益,關乎自己的錢袋子。
“沒錯。”筒井順慶贊許的點頭:“三好大軍的這六千人,除了他松永久秀的本部人馬,還有許多來自攝津、和泉的豪族國人。他們可不會放任自家的田地無人耕收?!?/p>
這時代的豪族國人獨立性都很強,打仗的軍團是由這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組成的。更何況松永久秀只是帶兵的總大將,而非家主。
歷史上,即使是織田信長那樣御下近乎苛刻的男人,也發(fā)生過家臣之間意見不統(tǒng)一,一方直接拉著本部人馬撤離戰(zhàn)場的情況。